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8 (1700-1725).djvu/48

此页尚未校对

檢李顏建

石頭口巡檢司 在縣西八十里。洪武元年,巡檢謝希顏建。

太平小白龜湖河泊所 在縣西一里,所官湯旺建。

黃岡湖河泊所 在縣西南八十里。

頭陀港河泊所 在縣東三十里。所官羅學賢建。

嘉魚致思湖河泊所 ,在縣東北六十里,所官完者帖木兒建。

醫學 在縣南

陰陽學 今廢

僧會司 在縣西南法華寺。洪武十五年,僧會宗禪建。

道會司 今廢

漕糧倉 在縣治西北便糧門內。正廳一座,頭門一,班房二,東西兩廊皆一十二間。糧倉各屋房六間。後為兵燬,舊址即今「城守營房。」

積穀倉 一名「預備倉。」 今見在縣治儀門內之西。

預備倉 一處,在縣治東,正統五年新設,歲收米榖一千二百六十九石五斗三升,今廢。盈置廒 在縣治西,今廢。

惠民藥局 在縣治前。洪武七年,訓科童祥建,今廢。

養濟院 在縣東一里。洪武八年,知縣吳啟文建,今廢,址存。

蒲圻縣署 舊在積慶坊地。唐武德九年自西良湖徙置鳳山監。歷代經營,遐莫可考。元至正十二年燬於兵燹。明洪武元年,知縣柯日新肇創公署及幕廳吏廨。永樂十二年災。宣德二年,知縣回裔載創。正統五年,知縣胡中增建堂室、庫藏及鐘鼓樓。成化九年,知縣葛鳳儀重修。前為正堂,曰《德政》,後為穿堂,曰「後堂」 ;堂之東為贊政廳,西為豐財庫。堂之前,左為儀仗庫,今圮為吏戶禮房,為承發房,為鋪長司,右為造冊局,為兵刑工房,為架閣庫。甬道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左為廄房,後為寅賓館,前為吏廨,右為狴獄,左為倉監,又前為譙樓。天啟二年,知縣吳炳重修。正堂之後為知縣宅。崇禎三年,知縣林增志於宅後作「中隱園。」 東為縣丞宅,明末燬於兵;西為主簿宅,東下為典史宅,明末俱燬兵刑工房,萬曆三十二年燬,知縣王之傑重修。三十四年知縣汪有功修鐘鼓樓於縣之東角,名曰「觀民樓。」 崇禎三年知縣林增志重修,今廢。縣左有旌善亭,右有申明亭,今俱廢。屏前左右各有坊。知縣林增志建。右曰「巖治承宣」 ,左曰「沙陽保障。」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王道久重修縣署衙舍。康熙

四年,知縣任愬昉重修主簿、典史二宅。九年,知縣張圻隆修屏前左右坊。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北阜俗坊。明正統十二年,知縣胡中肇創。成化十二年,知縣葛鳳儀增建。萬曆初年,知縣胡其高,二十八年知縣王之傑,崇禎三年知縣林增志重修。

皇清康熙六年,知縣任愬昉重修。

按察分司 在縣治積慶坊東南。明洪武元年,知縣柯日新肇創。成化九年,知縣葛鳳儀重建。萬曆初,知縣胡其高重修,改稱「察院。」 二十九年燬於火,知縣王之傑重建。三十八年,知縣張《光前》、崇禎三年知縣林增志重修。明末燬於火。

皇清康熙六年,知縣任愬昉將廢址鼎建「文昌祠」九。

年知縣張圻隆增修

府館 在縣西北仙遊坊。明正統十二年,知縣胡中肇建。成化二年,知縣葛鳳儀增建。後知縣張珮、吳本固遞修。萬曆初,改為按察司,今廢。隙地居民賃住。

汀泗公館 在汀泗橋畔。明崇禎四年,知縣林增志重修。

巡檢司 在縣西七十里羊樓洞。明成化初,遷武昌縣白湖鎖巡檢司於此。十八年,知縣周洪肇創。

醫學 在縣南鳳山鋪旁。明成化十二年,知縣葛鳳儀改建於金臺觀前。今廢。

僧會司 在延壽寺

道會司 在《五嶽觀》。

演武場 舊在縣西北雲盤塘側。明主簿王爵增建。萬曆三年,知縣胡其高修城,據其地,又取土增埤。地勢汙下,不便閱武,將其餘地易本縣民王世賢五嶽觀前山地為演武場,建門堂旗臺,築垣植柏環之。崇禎三年,知縣林增志重修。其舊場易地之餘,改為厲壇,立石名《漏澤園》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