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8 (1700-1725).djvu/57

此页尚未校对

廟右。二十九年,知州周鵬修,牆垣俱砌以磚。

皇清順治八年,巡憲李呈祥重修「大成殿、兩廡、戟門。」

十七年,大成殿、明倫堂兩廡、戟門又圮。郡侯楊霖重修,後郡侯楊遵、學正程一棐、訓導羅光映同捐修。前左右為兩廡,又前為戟門,又前為泮池、為橋,又前為櫺星門。啟聖祠在廟左,名宦、鄉賢二祠在戟門左右。

大冶縣儒學 :自宋、元時在縣西半里,興廢不一。至正元年,縣尹周鏜修建,翰林學士虞集記。明洪武初,仍舊。八年災。十二年,知縣王伯時重建禮殿、戟門、東西廡、明倫堂、東西齋舍。十五年,創倉廒、廚庫、牲房於西廡之西。二十七年,教諭李悌率學戶江司計等塑先師四配像。三十二年,知縣于賢復建號舍於明倫堂之左,架閣庫於堂之西北,教諭、訓導宅於學之左右。永樂五年,知縣綦禎闢學圃於學之東北,建亭於中。九年,仍徙倉於學之西南隙地,徙庫廚、牲房於倉之舊基,又修櫺星門。十二年重修明倫堂,增修禮殿。歲久齋舍頹壞,十三年,典史韓昇新之。縣丞王銘繚垣覆瓦,甓皆前廟。後學向大箕山。弘治初,巡撫韓公檄署官學正蔣昂、州判姜綰相繼成之。是時則左廟右學。至十二年,知縣劉瓏重修,制復如舊,改向五龍山。嘉靖十四年,知縣趙鼐修櫺星門,以民居一二家逼門右,乃以他處隙地易之。四十年,通學《義助》,止修禮殿并兩齋,廡學門,其餘圮廢殆甚。萬曆十二年,知縣吳仁大修建禮殿,東西廡各五楹。前為戟門,為櫺星門,左為儒學門,各三楹。又前新鑿泮池,樹屏于前,樹兩綽楔于旁。殿後為明倫堂,舊三楹,今改拓五楹,與禮殿合。而建「啟聖祠」 于堂右,「御製亭」 于堂左。闢「博文」 、「約禮」 二齋于堂兩翼,各五楹。教諭、訓導宅二所。其他牆垣階級,悉皆整飭。興國州知州張仕可捐資,吳國倫為「之記。」 十三年,知縣吳仁移名宦、鄉賢二祠于大成門之左右。二十年,知縣楊令名修啟聖祠、龍門、雲路坊。先是,櫺星門乃木柵,屢修屢壞。三十年,知縣程九萬改建石坊三座。四十二年,知縣楊世華撤去民居之屏蔽學前者,以清風水。然大成殿、明倫堂、啟聖祠以及齋衙等,明末俱經寇燬。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劉源湛鼎建,訓導官撫邦議建。

聖殿、於明倫堂基、肇豎梁柱。一夕雷電震毀、復於

前殿,建屋五間,書製《先聖》木主。康熙三年,知縣張元枋建,豎明倫堂;工未畢。五年,知縣陳飛鳴、訓導陳夢暘落成之,凡五楹。其兩廡龍門、繚垣,俱屬夢暘捐俸次第修繕。八年,知縣石邦柱創啟聖祠,改置於聖殿西偏;濬砌泮池,重造「聖域」 、「賢關」 二坊。

社學 舊在縣西數步,知縣劉壟改立縣東半里地。縣東之址沒於民間,而縣西之址猶屬官地。

學倉 舊在「約禮齋。」 後以嘉靖四十一年改徵折色,亦廢。

學田 ,往牒不可考矣。隆慶六年,知縣蔡寅始廉民間隱占之土,於學左採芹橋之上,得採蓮塘一區,長五十二丈,闊十八丈,計三畝八分六釐,為田七畝二分七釐。學右二里近金堤之南,得廢寺一區,為田一十四畝八分,為地四十畝零六釐。以其濱水計數歲之常,得所入出租共二十石,歸學為士費,以贍其貧。其地課二兩五分及市廛四間在縣治前者,歲課二兩四錢。四間在採芹橋之西者,歲課六錢。則俱本學自為公用。

通山縣儒學 在縣治東羅阜山麓。宋慶曆詔都邑立學,通山立學自此始。宋、元以前,修者無考。洪武庚戌,詔天下府、州、縣各立學,通稱為「儒學。」 知縣任昂始即舊址刱焉。永樂間,縣令以講堂抗迫縣治,移建於文廟左。景泰元年,知縣吳萊、教諭陳銓改仍舊處,從而新之。成化、弘治間,知縣戴譓、秦初相繼修焉。後廟廡久壞,堂齋就頹,官師至,借居民舍。嘉靖癸卯,朱少卿廷立圖新之。於是倡邑之有餘者,各相助理,鳩材飭工,悉撤其舊。闢後山空地為「明倫堂。」 若廟門、若齋、若廡堂、教諭宅,皆鼎新之。會召入都,工未克竟。丁未,知縣林金復繼修焉。首建廟,次櫺星門,次學門。建啟聖祠於廟右,建訓導宅於堂右。垣繚以磚,煥然弘敞。中為大成殿,東西為廡,前為儀門;門隅為神廚,為宰牲房。俱知縣任鍾麟重加修葺。門前為泮池,池前為櫺星門。舊門卑狹,知縣張書紳建石門三座。門前為屏,屏前為「鯤化」 、天池坊,今廢址存。廟後為明倫堂,久廢址存。今議修:東為崇德齋,西為廣業齋,左為教諭宅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