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9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民侵隘,宜塞。導水入迎恩橋至新河口。

《韓牙》人口 :在縣治東北二里,今淤。

湯三口 在縣治東一里,即今文「水溝出入剅口。」

柘樹口 :在縣治東二十里。

新河口 :在縣治北三十里,通德安。

汪師口 在縣治南三十里。

神靈口 :在縣治東三十里。

徐公口 :在縣治南二十五里。

七里口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

府河口 在劉家隔西邊,通溳水。

臺口 在劉家隔巡司東邊,近寶花臺,故名牛落河口 通雲夢。

百埠口 在縣治西北七十里,通應城、京山。張池口 在縣治南九十里,尹中丞《世家》其地。吳山口 在縣治西一百里,上通赤壁河。稅河口 在縣治西一百里,上通景陵,繞老洲一帶。

雞公洲  、《廟子磯》。

蔥擔溝 通應景沔

養魚池 :在縣治東南二十里。

天鵝池

觀音泉 在縣治南三十五里。泉在山腰,舊有石觀音壁立泉上,後為好事者鑿去,今鑿痕尚在。其泉甘冽可人,旱不竭,雨不盈。但誤以葷物投之,泉即止。僧誦經,泉復湧出,其靈異若此。白龍泉 在縣治南三十里高觀山下。相傳有白龍蜿蜒其處,故名。

水利附

本府。漢陽縣附郭。

免溺堤 今名「楊柳堤」 ,在縣北二里。明正德初,知縣蔡欽築,自鐵門關接漢水亭。今亭廢,義民周南征以石橋其亭所,水漲不圮。

皇清順治十三年,郡守丘修。康熙七年,郡守陳重修。

新豐堤 在城西半里,康熙八年重修。

袁公堤 在漢口後湖。明崇禎八年,漢陽府通判袁焻刱築東西楊樹堤 、室安堤  、李家堤。

「蓮花堤   。」 《青草堤  》。《山嘴堤》。

召林堤   、譚家堤  。萬家堤。

謝家堤   《鄭家堤  》,以上諸堤俱在平塘河泊所。

曹家陂 在馬影所

龍船陂   。張艷陂  。《老鴉陂》。

八公陂

高作陂 以上諸陂,按《秦志》,俱在縣治西六十里。宋淳熙乙未,嘗加修築。戊申夏,水漲崩決。是年冬,本郡奏請修築。慶元庚申,太守趙鄖問民疾苦,以連歲困於修隄,乃條其利害。有旨假出戍水軍修築。隄首尾置青龍、永濟二閘,延袤五百丈,隨地之勢,高至一丈許,闊如之,分層級以殺怒湍。鄖以酒食勞戎,士皆樂赴工。城郭始固。社林陂   。《曹公陂   》。東莊陂。

良思陂   、廟林陂   、唐家陂。

漢川縣

吳公隄 舊名「和公隄。」 成化庚寅,都御史吳琛築,因以氏隄。一自縣東至甑山十五里,一自縣北和公城至劉家隔十五里。吳先築甑山隄路,次築和公隄路,沿隄植柳,復於甑山麓鑿石甃砌水洪,設梁閘以泄水勢。又於劉家隔河口布樁板,培築高阜,以便行旅。

湖壋隄 在縣北二十里楊子港。明嘉靖乙巳,都御史姜儀命於關前河至港築湖壋隄,夾植以柳。

陂四十三  ,長城鄉七  ,大赤鄉七,周陂鄉十二 ,雞鳴鄉九  ,梅城鄉八,堰三    ,高三鄉一  ,大赤鄉一,雞鳴鄉一。

謝家垸 共隄一千零二十五丈。

《索子垸 》共隄一千九百六十丈;

江西垸 共隄八千六百四十丈有奇。內丘字腦、陳家灣人戶隄垸、係漢陽縣所屬。

麻埠垸 共隄六千三百二十一丈。以上四垸、俱坐落三里。

姚兒湖 、共隄二千一百三丈四尺。

「《香花垸 》、共隄四千五百七十三丈二尺。六湖垸 、共隄三千九百四十丈四尺。」 以上俱坐落長城

裙帶垸 共隄八百六十丈。

彭公垸 共隄七千六百五十三丈一尺。「喻家垸 共隄四千八百三十六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