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帖》規方竹杖者,何代蔑有?過洞兩崖多石骨,較狹,
壘以石丸。渡至響水潭,有巨石亙溪中,去地丈餘,從 石墜,忽作大聲,墜而復躍,激為浪花濤雪,沾濡衣履。 山行稍倦,童子以蒲團從,坐泉上。稍瞑目,疾雷破山, 急雨隨之,大似振秦皇帝驅山鐸也。過此而崖愈狹, 霤泉以出,石骨為泉所蝕,作《篆籕文》。乃捨溪復上山, 徑至關侯廟前,水始寂,是謂「泉源。過橋撫掌,皆如珠 串。上沸侯所封,當為漢壽之亭侯。而宋紹興中,洞庭 漁人網得一印,上一鈕,方二寸有奇,其上一大環,徑 四寸,下連四環皆繫印上製甚奇,文為『壽亭侯印』」,不 知何故。豈唐宋間不識字人作贋物以入神廟者耶? 廟外列名人詩碑,依稀見張孟等字,不暇讀。去廟數 十步,泉聲甫寂,而石浪逼人矣。道有二:其左即走蠶 樷道也。其右往智者洞,諸嶂圍之。從一罅入,如花源。 道旁怪石磊磊,色或如墨如煙,可坐可臥。其立而攲 者,下可逃雨。右嶺上為宋修《傳燈錄》院,今廢。又里許 至智者庵,旁為智者洞,石理甚堅,若夏屋。洞下有井, 與大江為盛衰。春水漲,通於玉泉,為洪流。緣洞後登 山,石攲不受足履。陟至一處,稍平,即朝曦閣舊址。萬 山層疊中,忽見山口,近林遠水甚暢。跡公與予議覆 之以祠。中郎覺孤危難住,下智者洞右,得少平地,乃 喜曰:「蘭若在是矣。」相與少坐洞中,予謂跡公曰:「此地 似與吾邑人有緣。」蓋智者亦公安人也。智者俗姓陳, 父名起祖,梁封益陽侯,居公安,以公安即舊華容地, 故亦曰華容人。有二子,長曰鐵,次曰道光。道光即智 者,其母夫人釜鬣在公安牛頭里,今猶稱聖母塔。旁 有智者所建報恩寺,其為邑人無疑。若祠中郎於此, 信乎與邑人大有緣矣。尋舊路歸,復於乳窟看月。玩 泉得月如曉溪濃雪。晚宿於講經臺。
《遊青溪記》前人
去玉泉五里許,如一音寺界。一音寺亦智者所建,峰 巒甚多,總名為一音寺巖也。翔舞飛騰,已異玉泉。中 有兩峰特起,若象王迴顧。下有聚落,背山臨流,正玉 泉、青溪中路。訊一音寺址,云「正在巖顛」,今廢矣。可四 五里許,始入青溪諸山之界。裂霧奔雲,姿態橫生。昔 遊桃花源上,酷愛其山勢,生動天外,浪壁層層,以為 稀有。今見此山,不啻故人。生平有山水癖,夢魂常在 吳越間,豈知眉睫前有青蓮世界乎?夫論峰勢,玉泉 最為尊特。若其層疊多態,起伏回環,吾不能不愛青 溪諸山。少年見妖姬高士見山色,雖濃淡不同,其怡 志銷魂一也已。近寺忽見山青溪泓滂湃噴舞,是謂 清溪。清溪之跳珠濺雪,亦無以異於諸泉,獨其水色 最奇。蓋世間之色,其為正也、間也,吾知之,獨於碧不 甚了然。今見此水,乃悟世間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晚 嵐,比之含煙新柳則較濃,比之晚籜初篁則較淡,溫 于玉,滑于紈,至寒至腴,可拊可䬸。至其沉鬱深厚之 處,螭伏蛟盤窅不可測。入寺後,折而右步至龍女廟, 即青溪發源處。昔僧「法琳於此作論,龍女來聽,因祠 之。祠前有方廣地,最宜聽水。相傳泉發源周江,故與 江水共消長。然石中出泉,至冬猶滂湃,乃諸泉所無。」 泉之上有峰一壁,若燭淚,下江駁蝕,巉嶔可畏。其色 朱碧相宣,霞雪雜出,皆萬萬年雨溜所成。為洞二:大 士洞徑路斗絕,惟臥雲洞在道旁,若夏屋可居,即琳 法師著論處。元又有臥雲禪師居之,故亦名臥雲洞。 洞邊石磊磊,色碧而中空,酷似大湖之隹者。與度門, 覓一卓庵處。後倚危石,前臨九子,晚飲龍女廟前。按 《水經注》:「青溪水出縣西青山之東,有濫泉,即青溪源 也。以源出青山,故曰青溪。」今人殊不知濫泉,青山名, 盛弘之云:「洞水傍生,凌空交合。危樓傾出,恆有落勢, 風泉傳響于青林之下,巖猿流聲于白雲之上,遊者 常若目不周翫,情不給賞。是以林俊栖託雲客宅心 多結道士精廬,即此地也。」則青溪之勝,其來久矣。秣 陵亦有青溪,發源鍾山,水光山色,遠不及此。而此處 名不甚顯,題詠亦少,豈非以其僻哉?侯景叛時,陸法 和正住青溪,與南郡朱元英論兵事,蓋「青溪」固居士 往來處,亦宜祠。
《遊佛耳巖記》前人
去寺溪五里,地曰乾溪。有某茂才者邀過其宅,且云: 「近宅有佛耳巖可遊。」遂同往諸山圍裹,忽見平曠,前 即沮水,山水間一佳聚落。近巖石壁接連,若鐵垣沉 碧,中苔繡蔓縈巖,左削壁,俯澄潭,潭邊石路淨滑,可 據以濯足。諸子皆鳥緣上,予初怖之,後於近舟乞工 篙,上下各以一人持之。予攀扶而上,石銜淺不受,足 幾墜上,復投予以繩,乃得至。洞頗寬博,據山水之湊。 沮水自房陵來,逕高安,兩岸秀壁相望,雲破霞裂。其 崖如佛耳者極多,不知何代所鑿,安得以一舟遍覽 其勝也?
《射圃亭記》薛綱
景陵射圃在學宮南,蓋分學隙地為之也。縣尹姜君 綰銳志復古,乃建亭於上,高敞壯麗,視其志豈徇目 前計哉?一日,綰率諸生來曰:「射圃有亭矣,願有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