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3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君於此。戰國時,楚滅邾,遷其君於黃,遂名邾城。秦屬南郡。漢名西陵,屬江夏。衡山王吳芮嘗都之。三國時,魏名西陽,為重鎮,後屬吳。赤烏四年八月,陸遜以三萬人守之。晉為弋陽郡,又析置西陽國。東晉以邾城為豫州治所,城本後趙石勒將麻將軍胡秋所築城也,遂名麻城。後魏安陽孝昌二年置,治麻城。梁初置信安縣及北西陽縣。陳廢北西陽置定州。後周改曰亭州,分置東義州,又有建寧、陰城、定城三郡。隋開皇十八年,改麻城縣屬黃州。唐置總管府於麻城,後置亭州,又析置陽城縣,尋復省。元和初,又以麻城省入黃岡,後復置,屬黃州。宋端平二年,徙縣治於什子山。元復舊治,名麻城,屬黃州路,隸淮南,改隸河南。明仍麻城屬光州,改屬黃州府,隸湖廣。

皇清因之,編戶七十四里。

黃陂縣

春秋隸黃國。魯僖三年,黃人同江人盟於貫。後楚子伐黃,因屬楚。秦分楚為四郡,以黃屬南郡。漢改稱西陵。三國時,劉表守荊州,使黃祖城石陽,為鎮以拒吳,即今西城子地。北齊以鎮改置黃陂縣及南司州治名黃陂,蓋由此始。隋南司州廢,以縣屬永安郡。唐復置南司州,尋廢為縣,屬黃州。今黃陂隸黃郡由此始。宋仍舊,移治鄂州青山磯。元改屬河南,尋復舊治。《明編》:「黃陂屬黃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七里。

蘄州

《禹貢》荊州之域中為吳淮之交。周自湖南十州皆楚屬楚,以郢為南郡。晉武帝時,南郡郢治江夏。秦以蘄國屬之。《十道志》:「蘄,陽域。」 春秋、戰國屬楚。秦置三十六郡,屬九江郡。黃梅、廣濟、蘄水、羅田,在西。漢為蘄春縣,屬江夏郡。即今武昌。東漢置為蘄春國。吳改蘄春郡,省郡,以縣屬弋陽郡黃岡境。西陽城,即晉弋陽郡。東晉簡文帝鄭后諱春,以《春秋》為《陽秋》,以富春為富陽,蘄春為蘄陽。宋齊西陽郡,即今黃州府。北齊置齊昌郡,兼置羅州。隋初,罷天下諸郡,以州統縣。煬帝又改州為郡,置太守。唐改郡為州,改太守為刺史,屬淮南節度使。宋因之為州,屬淮南西路。元世祖改蘄州為蘄州路,屬河南行省淮西江北道。明改路為府,領縣五,「蘄春為附郭,黃梅、廣濟、蘄水、羅田為外領。」 洪武丙辰,改府為州,罷蘄春縣外領黃梅等縣。至己未,割蘄水、羅田入黃州府,蘄州仍領黃梅、廣濟,編戶六十里。嘉靖二十八年,合為二十八里。

皇清因之。

廣濟縣

《禹貢》荊州之域。漢為蘄春東境蘄春漢縣,屬江夏。吳為郡。晉改西陽,又改蘄陽。後周分蘄立永寧,隋末廢。唐武德四年,平朱粲,改蘄為州,領蘄春、蘄水、羅田、黃梅、浠水五縣。其年,省蘄水入蘄春,又分蘄春立永寧。天寶元年,改永寧為廣濟,屬蘄,自是始名廣濟。唐末,楊行密據淮南地屬吳,後屬南唐。周顯德三年,征淮南。五年,李景盡獻江北地,遂屬周。宋仍故。元改州為路,屬蘄州路。明仍以蘄為州,領廣濟、黃梅,以屬黃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里。

黃梅縣

虞夏屬揚州域蘄春郡名新蔡縣。按邑以蔡名,以地濱江,有山曰蔡,有湖曰五阜,俱產大龜。所稱「九江納錫大龜」 ,蓋在於此。而《明一統志》亦稱五阜湖在黃梅縣西。《禹貢》「納錫之龜,世傳出此。」 殷周仍之。春秋屬楚郡,縣皆同。秦屬九江郡,名蘄春縣。西漢屬九江郡,又改江夏郡,亦名蘄春縣。東漢屬江夏郡,名黃梅縣。按永元間,三老亭侯以山徙湖淤,蔡不復產,而地多梅,有上、中、下梅水,山有黃梅山、黃梅水,遂更名曰黃梅。三國吳立蘄春為郡,而黃梅在中。晉以蘄春入弋陽郡,即今光州,而黃梅在中。後周改蘄州,黃梅隸焉。唐屬蘄州,隸淮南道。按唐高祖武德年間,以梅地置南晉州,又析分四縣,曰義豐、長吉、塘陽、新蔡,尋俱罷。今土人往往傳故址遺署焉。宋屬蘄州,隸淮西道。元立蘄州路,隸淮西江北道,而

《輿圖》
言梅元嘗僑治中州明屬蘄州並隸黃州

府統轄「湖廣武昌道。」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