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4 (1700-1725).djvu/11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方文綾  貲布 ,出江陵縣。

木棉   、苧麻    絲 通邑俱有。

荊州府古蹟考一    府縣志合載

本府。江陵縣附郭。

天子堰 :在大光村。其上為天子塚,或云「王夫人葬處。」

南國 《路史》:「江陵古南國,姒姓,號有南氏。」 又云:「殷盤庚妃姜氏夢赤龍入懷,生子,手握南字,世長荊州。」 則子姓之代姒者也。《呂覽》云:「禹巡南土,塗山之女作歌。」 此南音之始。

句亶王國 ,《史記》熊渠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張瑩注:「今江陵也。」 或曰,楚三侯所謂句亶、鄂章人,號麇侯、翼侯、魏侯。蓋厲王之虐,熊渠亦畏其伐,去其王號也。

紀南城 在郡北五十里。《史記》註:楚都於郢,今江陵縣北紀南城是。至平王更城郢,在江陵東北,故郢城是。子革曰:「先君僻處荊山,以供王事。」 遂遷紀郢。陳吳明徹寇江陵,引水灌城,梁明帝出居紀南,以避其銳。此城實為江陵之屏,今皆化為村落隴畝矣。

郢城 在郡東北六里,即楚舊都。《寰宇記》以為十三里,誤矣。楚文王自丹陽遷此,未有城,後子囊將死,遺言謂子庚必城郢,平王時乃城之。一曰南郢。囊瓦拘蔡昭公於南郢,是也。在漢為郢縣。王莽改曰郢亭。東漢省入江陵。又云郢城在安陸州,蓋安陸乃楚之郊郢。鬥廉謂屈瑕曰:「君次于郊郢,以禦四邑。」 一曰北郢。後昭王遷鄀,曰鄢郢;考烈徙壽春,亦曰郢。蓋俱緣先代之名以冠之也。桓譚謂「楚之郢都,車擊轂,民摩肩,市路相交,號為朝衣新而慕衣敝。」 今城址巋然,地成阡陌,遺隍剩礎,想見當年。

湘王城 ,在城中之西。

赤湖城 在郡西北十里紀南城與郢城之間。鄖城 在郡城南,楚昭王時鬥辛所築。又松滋之楚城,亦曰鄖城。

沙市城 相傳楚之故城。雉隍蓁蕪,僅存古意。有四門,南大寨,北美化,東塔兒,西新開。元季增築大寨門。有里社,曰「忽卜喇」 ,蓋當日監作者之名。城中一大冢,周遭數十丈,曰「敖王冢」 ,即楚相叔敖之窆。

馬牧城 在郡城南,旁即馬牧口。梁元帝《元覽賦》:「荊棘生於龍門之下,狐兔穴於馬牧之旁。」 冶父城 ,《水經注》:三湖合為一水,東通荒谷,東岸有冶父城。《春秋傳》曰:「莫敖縊于荒谷,群帥囚于冶父。」 今疆理參差,未可詳考矣。

萬城 在郡城西,俗謂之方城。《水經注》:沮水東南逕長城,東注於江。按《左傳》「方城以為城」 ,古本作「万」 ,蓋萬字也。唐勒奏士論:我楚世霸南土,自越以至葉、垂、弘境於萬里,故號萬城。酈道元又謂:楚盛周衰,欲爭強列國,多築列城於北方,因號葉城為方城。此土之城,殆後人沿襲而名之耳。《郡志》以為宋趙葵避父諱,始改「方」 為「萬」 ,失之矣。

蚌城 在馬牧城東三里燕尾洲上。相傳歲饑,人民結伴取蚌於此,亦三國時關壯繆所築,以防吳魏。或云「城隨洲勢,其形似蚌,故名。」

漢壽城 ,《名勝志》謂「古荊州刺史治。」 有漢壽亭,即曹操原封關公為漢壽亭侯者。

子城 ,高氏內城也。在郡城西隅,倪福可所築。

《五代史》
言江陵當唐之末為諸道所侵兵火之

後井邑凋零,季興招輯人士,大築重城,故有此城。明初,湘獻王封此,號「湘城」 ,未幾國除。天啟丁卯,惠王至,號「惠城。」

俞潭城 ,在郡東北七十里。亦關壯繆屯戍之所。翼城左右,大冢對峙,狀如偃月,一曰「偃月城。」 奉城 南對馬頭岸,北對大岸,故江津長所治。主渡州郡進貢於洛陽,亦曰江津戍。

江陵城 ,春秋時渚宮也。漢臨江王榮始建城關,壯繆侯增築之。及侯北圍,曹仁、呂蒙襲而據焉。侯曰:「此城吾所築,不可攻也。」 乃引而退。今城則明平章楊璟修。周十八里三百一十八步,高二丈六尺五寸,為門六。萬曆初,邑人張文忠俾甃之,而拓城北隅。但地故汙下,廬肆不具,積潦浸城根,時有崩剝。當事者議復舊址,袁中郎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