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4 (1700-1725).djvu/117

此页尚未校对

文記之

南都 唐上元元年以江陵為南都,從呂諲請也。廣德元年,吐蕃入寇,代宗幸陝,以魏伯玉有幹略,可當方面,任大事,乃拜荊州節度使。是時代宗有意幸江陵,故杜甫有《江陵望幸》詩。夏州 在中夏口上。《檮杌史》云:「莊王滅陳,僇夏徵舒,鄉取一人焉以歸,謂之夏州。」 蘇秦曰:「楚東有夏州。」 梁元帝賦「分沙羡而啟鎮,即開藩」 於夏州。

安興縣 ,唐貞觀中省入江陵,今尚有安興橋,沿故名也。橋之水曰安興港,港近市曰城河口,皆以舊縣得名。或訛作「安慶」 ,非也。

中興縣 ,在鶴穴北,地名「赤岸」 ,元時置縣於此,明初廢。

長林縣 。本漢江陵地。晉安帝分置,以地有櫟林長坂也。又唐上元元年,置長林,與江陵分治郭內。明洪武九年省入荊門。

樂鄉縣 亦漢江陵地。吳陸抗都督諸軍,治樂鄉。《水經》云:「江水逕孱陵之樂鄉城」 ,酈道元言抗所築也。晉周旨率百人夜渡江襲樂鄉,即此。隆安五年,置武陵郡於編都,以樂鄉、長林屬之。息壤 在南紀門西隅。《山海經》云:「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 《溟洪錄》:江陵府南門有息壤。唐元和中,裴宇牧荊掘地得石,狀與江陵城同,徙棄之,陰雨彌旬不止。有道士歐陽獻云:「若作一石室瘞之,雨當止。」 宇驚曰:「前日棄藩籬下者是也。」 如獻言而霽。蘇軾云:「江陵有石,狀若屋宇,陷地中而猶見其脊,旁有石記云:『不可犯,畚鍤所及,輒復如故。又頗以致雷雨,歲大旱屢發有驗』。」 《江陵圖經》引《別錄》云:「子城南門地隆起如伏牛馬,去之,一」 夕如故。在昔傳為息壤,牛馬騰踐者或死。高從誨經其處,問書記孫光憲,孫對以「伯禹治水,自岷至荊,定彼泉源之穴,慮萬世下或有泛溢,爰以石室鎮之。」 蓋本裴宇之事也。慶曆甲申,王子融涖渚宮,歲旱,請掘取驗,雷雨大至。醫博士張若水者,年逾七十,言「兒時見臧大諫丙,嘗以久旱,發之數尺,見」 巨石如屋,百夫莫能動。乃縻以巨索,率眾數百出之,因大雨而止。臧命覆以宇,纍壇以繪風雷之象,陳堯佐易以「神龍」 ,有皇祐二年石刻。數百年後,淪迷其處。明萬曆壬午,築南城,得元時斷碑,乃識息壤所瘞,立廟志之。崇禎庚辰大旱,飛蝗蔽天,官司於南門掘發之,失其處而止。後亦小雨,故老以為掘處尚稍北也。

司馬休之壘 在城東十里。《十六國春秋》云:「初,休之以討庾楷、王恭有功,遷平西將軍,都督荊、雍六州。後子文思作逆,太尉劉裕率師擊之。魯宗之自襄陽來會休之,共屯兵江陵,拒裕戰於江津,大敗,乃奔姚興。」 《綱目》稱:「休之兵臨峭岸,裕軍無能登者,將軍胡藩以刀頭穿岸裂,容足指,騰之而上,直前力戰。裕兵乘之,休」 之遂大潰。魯宗之壘 ,在城東十里。《水經注》:「祥溪水東流逕魯宗之壘。」 按:宗之兩屯江陵,討桓振,屯紀南,拒劉裕,屯江津,此則江津之壘也。

《煙墩 》,關羽守荊州時所立。今江隄上每數里猶有一墩如阜者,是其遺跡也。

渚宮 在江陵故城東南,楚建。梁元帝即位楚宮即此。五代時,高從誨鑿城西南隅為池起亭,亦曰「渚宮。」

錄事司學 在楚望門外,宋貢院也。元泰定丁亥,錄事王文炯為建廟學。元末兵燹,廢。

中興縣學 在沙市,至元癸巳,始以舊總制司為之,縣令孛顏忽都重葺。今學廢,而文廟神主相傳猶在赤岸頭陀寺中。

蒲胥市 《郡國志》:「郢城內有市,名蒲胥,故南齊校尉府。」 《左傳》「車及於蒲胥之市」 ,即此。

倪軍市 在郡東六十里,倪福可屯軍之所。地有八井,今久湮沒,一名「八井莊。」

草市 古東關也,有橋曰「東市。」 漕水迴環,商賈湊集之所。今廢。

龍灣市 在三湖東北。昔因通流為害之故,乃堵腰河以禦水勢。

白土里 在江陵故城東,孫叔敖墓在焉。又下里,亦叔敖里也,未詳何在。虞丘伯謂:「下里之士,秀羸而多能。」

老萊子里 在城西,相傳其地猶多壽耇者。考萊子隱於蒙山之陽,莞葭為牆,蓬蒿為室,城西殆其故里歟?

梅槐村 盛弘之曰:「以梅槐交生而得名,或訛作枚迴,非也。」 今城西有梅槐港、梅槐橋。

黃丘村 亦古村名。《渚宮舊事》:「宋江陵黃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