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4 (1700-1725).djvu/33

此页尚未校对

府。初以枝江省入松滋,尋復置。紹興間,遷松滋於瀼口。元改松滋為援都府,鳩茲縣,屬中興路。明仍改鳩茲為松滋,去援都,屬荊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

枝江縣

唐,虞羅國地。商,丹陽。周封熊繹國於丹陽。戰國時,秦破楚屈丐,取丹陽地,即此。秦以蜀江至此分支為諸洲,故名枝江。漢、晉、南北朝、隋,俱屬南郡。唐枝江縣析置長寧縣,以枝江省入。大曆中,復置枝江省長寧。宋枝江縣。高宗建炎間,以枝江省入松滋。元枝江縣。明省入松滋,尋置枝江。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彝陵州

春秋楚國地。秦彝陵。周赧王三十年,秦白起伐楚,燒彝陵,即此。三十七年,秦白起伐楚,拔郢,燒彝陵。楚徙都陳。秦置南郡。始皇二十六年,郡縣天下,改彝陵置巫縣。漢置彝陵縣,屬南郡。三國建安初,置臨江郡。十四年,孫權表劉備為荊州牧,改彝陵為宜都。二十年,劉備、孫權分荊州,置江陵郡於彝陵。冬十二月,吳改「彝陵為西陵。晉太康改彝陵縣。南北朝、晉、宋、齊并名宜都郡,領彝陵、彝道、佷山三縣。彝道即今宜都,佷山即今長陽。梁名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後周改為峽州,并改高安為遠安縣,屬峽州。隋改峽州為彝陵郡,領彝陵、彝道、遠安三縣。唐初復為峽州,領彝陵、宜都、長陽、遠安四縣。武德四年,更峽州為彝陵郡。冬,李靖擊蕭銑,進至彝陵。」 乾元二年,復彝陵為峽州,屬山南道。宋改彝陵縣,復改峽州,屬荊湖北路。元至和四年,陞峽州為路,隸河南行省,領縣五,設總管府以為重鎮。明洪武初,改為峽州府,省彝陵縣,領秭歸、巴東、宜都、長陽、遠安五縣。九年,改為彝陵州,隸湖廣布政司,分巡上荊南道。正統七年,省秭歸、巴東二縣,止領宜都、長陽、遠安三縣。

皇清因之,原編戶九里,今不復舊額,新編五鄉。

長陽縣

漢為佷山縣,屬武陵郡。晉改為清流縣,屬宜都郡。南北朝改為方山縣。隋仍改為長陽縣,屬南郡。開皇中,置睦州,尋廢。唐復置睦州,尋省。改長陽縣,屬東松州,後屬峽州。宋元因之。明仍名長陽,屬彝陵州,隸荊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宜都縣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戰國屬楚。漢武帝元光五年,伐西南,彝路由此出,置彝道縣,屬南郡。新莽曰江南,一曰江州。昭烈帝章武元年,置宜都郡。吳黃武元年,陸遜拒蜀,建城。按孫權時,分宜都、秭歸之縣為國陵郡,拜潘璋為太守。晉為宜都郡,彝道縣屬焉。桓彝改為西道。劉宋武帝永初元年,析彝道置宜昌縣,封子義隆王「宜都」,齊高帝建武元年宜都郡《彝道》「宜昌」,如宋《梁武帝》闕三字。年,置宜州,西魏更為拓州。陳武帝永定元年,以宜昌復為宜都。隋文帝開皇元年併梁,以宜都仍為宜昌。煬帝大業元年,以彝道隸《彝陵郡》。唐高祖武德二年,以宜都及峽州地置東松州。太宗貞觀三年,省東松州入宜都縣。肅宗乾元元年,尋更宜都為江州,又復更東松州,州尋為縣,并省宜都縣,俱屬峽州。宋太祖開寶元年,以宜都屬峽州。元明宗天曆初年,改荊州為中興路,以宜都屬之,而隸之河南行省。明洪武九年,改峽州府為彝陵州,而以宜都屬之。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半。

遠安縣

漢武帝置臨沮,隸南郡。三國置建平郡。晉析臨沮為高安縣,隸襄陽郡。南北朝、後周改高安為遠安,屬峽州。隋以遠安隸彝陵郡。唐乾元初,復彝陵為峽州,屬山南道,遠安屬峽州。宋乾德仍以遠安屬峽州,隸荊湖北路。元陞峽州為路,仍領遠安,隸河南行省。明初,以峽州為府。洪武九年,改為彝陵州,領遠安縣,隸荊《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歸州

周為夔子國地。戰國屬楚。秦南郡地。漢秭歸縣,屬建平郡,尋屬南郡。晉因之。劉宋屬荊州。南齊屬巴州。後周置秭歸郡,治長寧。隋開皇初,廢郡為秭歸縣,屬信州。唐置歸州。天寶初,改巴東郡。乾元初,復為歸州。宋為秭歸縣,復為歸州,屬荊湖北路。建炎中,屬夔州路。元至元中,陞為歸州路,尋降為州。明洪武九年,廢州為秭歸縣,屬彝陵州。後復為歸州。正統七年,以興山縣省入。弘治二年復置,屬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