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4 (1700-1725).djvu/41

此页尚未校对

不出

獐捕穴 在鶴穴上,九穴之一也。元大德間,重開六穴口:江陵則鶴穴,監利則赤剝穴,石首則宋穴,楊林調絃小岳,而獐捕穴不與焉。又松滋有采穴,潛監有里社穴,合江監諸穴。而九鎮流砥 在鶴穴,一名象鼻嘴,捍激江水,聲如萬雷,漰湍之勢,震心駭目。今崩褫為洲嶼矣。公安縣。

泰歲山 近縣治,地勢卑下,此山戟地而立。黃山 ,在縣北四十里,土石皆黃,一名金華山,上有謝晦祠,又名謝山。劉宋時,晦為荊州刺史,嘗登黃山,徘徊者久之。及卒,柩過公安,至此不肯去,因葬焉。民為立祠。又云:「柩過公安,一夕風雨大作,而柩竟移黃山,遂葬焉。」

重白湖 :在縣治東四十里。

洋港湖 :在縣治東南十餘里。

蒲家湖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軍湖 ,在縣西南七十里。

貴紀湖 :去縣治八十里。

柳浪湖 ,袁中郎建館於此。柳陰河浪,春夏如碎。錦雲鋪,董思白題館額曰「抱甕亭。」

烏泥湖   、白蓮湖   、《大金湖》。

《王茂湖   》、斗湖    。《牛浪湖》。

楊林湖   、白水湖   。洋溪湖。

神油湖

靈溪 《隋地志》「公安有靈溪水」 ,今亦不可考。馬腸溪 ,去縣治三十里,溪口多魚,居民以漁為業。

洋港 :在白蓮湖邊,左近油江。

黃土港 在板橋

蓮花港 在板橋

楊家港 在長安村

東港 、黑林港 :二港俱在魯峽。

鼉穴 在廖解村,吳孫亮過此,有靈鼉鳴,此其穴也。

石首縣

石首山 在縣治北。江中有石峙立,為諸山之首,因名。

楚望山 在縣治西,高五十餘丈,上有錦幘亭、八仙洞,今亦不存。一名望夫山。《三國紀略》:「孫權以妹妻漢昭烈,未幾昭烈入蜀,孫夫人鑿石為臺,每晨夕登而望之,因名。」

繡林山 漢昭烈娶孫夫人於此,結錦繡如林,故名。

馬鞍山 在縣治南。形如馬鞍,因名。吳陸遜與蜀戰,駐兵於此。

龍蓋山 在縣治東。有石湫,人傳為龍窟,每朝放雲則雨。因唐李靖取蕭銑,下江陵,駐兵於此。傳聞行獵曾至雷母宮,奉令行雨。今置祠其上,遇旱祈雨多應,有司每年於仲夏祀之。一名「南嶽」 ,梵寺崢嶸。明亡僧散,殿垣荒落。今漸修復,為近郊翠屏之望。

焦山 ,在縣東六十里華容界。相傳焦公於此耀兵,焦河經其下。

東山 ,在縣東七十里,一名「白鶴山。」 七子峰、鹿角峰及建寧縣舊趾,皆相望焉。

黃山 在縣西七十里。一名金峰山。有謝公祠,祀宋縣令謝麟。有玉井雲井,歲旱禱雨多應。麓湖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之下有湖,因名。八仙山 在縣治西二里許。有仙人之局在焉。小埏山 在縣東二十里。

列貨山 在縣東三十里。下有小港,南通洞庭湖。每水潦泛溢,舟艇輒艤山下商賈載貨販貿焉。今漸淤淺,地蕪人稀,無復昔時布粟交通者矣。

大江 自四川東下,歷枝江、松滋、公安三縣,過石首,又東過岳州之華容。按漢桑欽《水經》云:江水北龍巢而東俞口,又東得清楊、士塢二口。注云:「江浦也。」 大江右逕石首山北,又東逕赭要。注云:「赭要,洲名,在大江中,次北湖洲下。」 今時代綿邈,陵谷易位,名亦屢更,難致考矣。要皆石首山上下水也,因備紀之。

南江 在縣東楊子洲

龍穴水 在縣治五里。《水經注》:大江右有龍穴水出,傳云:「昔禹濟江,有黃龍夾舟,故名。」

便河 在縣西二里通烈口,達洞庭,歲久淤塞。明正統丙寅,令盛琦通治,仍塞。嘉靖令丘九仞復浚之,置官倉於此河之首,便民輸賦。

鸛巢湖 在縣三里龍蓋山東北。昔有鸛巢湖傍之樹,因名。

白楊湖 ,在縣西南五里,抵黃金堤,以兩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