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4 (1700-1725).djvu/50

此页尚未校对

龍洞 在朝里寺前。出龍水,可灌田。

「雙壑洞 」 ,在紫溪邊。左右兩門中有水曲折,可以流觴。

潮音洞 ,原名「洶泉。」 其下大水湧出,故名。攀崖而上,當水洞之項,深一里許,石柱後進數十武,有水幽邃莫測。里人避寇於此,保全甚眾。因建觀音庵於洞中,更名「潮音。」

風渡洞 ,在高峰之腰,縣西六十里,亦可避寇。大江 ,《水經注》云:「江水南歷峽,逕宜昌之插竈,又東逕宜昌縣北雲池,插竈俗名鍋竈口。」 清江 ,即彝水也,源出舊施州開蠻界,逕建始縣,流入長陽,至本縣入大江。兩水相合,清濁畫然。酈道元謂:「此水所逕皆石山,略無土岸,其水虛映,俯視游魚如乘空也。淺處多五色石,春夏激素飛清。旁多茂木,靜夜聽之,恆有清響,宿鳥翔禽,哀鳴相和,遊者忘歸。」 其水與江合流,流獨清,因名。

丹水 ,《水經注》云:「望州山根東有湧泉成溪,即丹水所發也。又逕亭下有石穴,其穴有泉,冬溫夏清。又逕下積而為淵,淵有神龍。」 又東北流注於彝水,兩岸石上虎跡甚多,或深或淺,悉成自然,自是而北注於彝水。

漢洋河 發源天山,逕漁陽關,百折至彝下,會清江入大江。

白水河 流自縣西南洪溪等河折而東,會大江,為縣襟帶云。

里湖淵 ,淵上柚木蔽野,桑麻闇日。西望狼山諸嶺,重峰疊秀,青翠相臨,丹霞白雲,遊曳其上。梔子溪 ,在縣北五十五里,水可灌田。

橫溪 ,在縣北六十五里。

洪溪 ,在縣北三十五里,又以河名。

紫溪 ,在縣南六十里。《西域》曲折出漢津河,東入清江。

雅石溪 :在縣北六十五里。

機木溪 在縣西北三十里。逆流溪北,遶機木洲入江而南。

善溪 ,在縣東北十五里。

樟溪

滄茫溪 ,在縣東北三十里。水可引,灌田百餘頃。餘見《邑里》。

白巖溪 在縣西北四十里,先時盛竹木。《富金》溪 在縣西三十里。產竹木煤炭,民多利。龍窩 在大江之右。泓深莫測,龍潛其中,因名。「馬鬃磧 」 在縣治北三里大江之右,夏沒冬見,行舟畏之。

「雲池 」 ,在大江中,水涸則見。

陶坡泉 :水極清冷,大旱不涸。

赤魚泉 在縣西二十里。昔人常見其中有赤魚游,故名。

五眼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石橋。頭有五竅湧水。以上二泉,旱禱輒應。

石板泉 見勝蹟

無盡井 在白洋張商英墓前,其水不竭。按商英別號「無盡居士」 ,井因以名。已載江陵佛華寺仙女井 ,在縣西北二十里宋山之下。

鹹井 在縣南明星嶺之東,三穴湧出,味稍鹹,旱久,人無遠近汲之。

遠安縣

亭子山 :在縣治北五里。

鳴鳳山 峰巒特異,秀麗甲諸。山上有石泉,清冽可愛。山半有石,狀若龜形。相傳:宋寶祐間,有「鳳鳴鼎新」 之讖,故名。又云:邑令侯鳴鳳於此避亂,因以名山。先年,邑多火災,成化間立真武祠,災始息。城側溪水中有石三層,邑侯鑿池其上栽蓮,名曰「濂溪小島。」 山勢高峻,天晴日朗,登陟其上,可以俯視一切。崇禎末,建縣治於上,居民蟻附。然癸未流寇重圍,奸民為之前導,官民俱罹其害。

雲夢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崔嵬高拔,上有演武峽、召將臺諸古蹟,與清溪鬼谷洞相連。百井山 又名「太平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山高廣,多井,有鐵瓦殿、聖水井、結庵諸蹟。山迤西有深壑茂林。

鳳凰山 ,在縣北十五里。相傳唐韋皋為令,有美政,鳳集此山,故名。

白馬山 在縣北三十里。山有白石,狀如馬,故名。山阿有漢高帝廟,旱久,雲出則雨。山高嶺峻,逼近西北,昔年賊每出沒其間。

鹿溪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山皆鹿畽,又名雲門山。梁荊山居士陸法和過此,云:「著腳名山多矣,未有如此幽邃者。」 遂棲隱於此焉,其中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