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4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苑寺

青山 在縣西

招仙巖 在縣北十五里鹿苑寺旁。多仙跡。仙女洞 ,在縣東十里。泉出九子溪,歲旱祈雨最應。

老龍洞 ,在縣十五里龍洞庵口。山高洞深,有石巖、三門、龍床之異。

呼兒洞 在縣東北三十里。相傳張果老呼兒處,甚高峻,深不可量。明季土人避亂其中,賊圍十餘日,無水,土人執火深入,見石壁上有詩,又有《井記》,土人照記掘之,水湧出,可飲百餘人。法琳洞 在清溪寺側,法琳誦經處也。後臥雲居之,又名臥雲洞。

鬼谷洞 ,在清溪寺迤西十里。洞門高闊,進數步有石龕,相傳鬼谷子講《易》之所。內有層池如蓮洞 。《李白傳》云:「余聞乳窟近清溪,諸山仙洞,往往窟中玉泉交流,有白蝙蝠如鴉,千年之後,身如白玉,謂由飲乳水而長生也。」 今鬼谷亦有玉泉、蝙蝠。

通天樓洞 :距縣西三十里。洞最高,圓如鏡,內有潭,靈異,禱雨輒應。

玉虛洞 在境內

觀音洞 在縣西十五里。石壁聳峙,奇拔可愛。甘霖洞 ,在縣西二十里,有泉東流過新城北,又東流為石洋河,又東入沮水。

雲飛洞 ,在縣北五十里。

磨臍洞 ,在縣北五十里。

壽隆寺後,洞 深一里,歲旱取水輒應。

洪巖洞 ,在縣西五十里洪巖寺後。洞中有泉,灌田千餘畝。

撞兒峪 在縣西北五十里。俗云「張果老尋兒於此」 ,故名。

羅漢峪 在縣西北五十里。巖上有石如羅漢。峪內有溪,源出石孔,土人因以灌田。半峪中有洞,極奇險,旁多蘭蕙,間產芝,又名曰「芝蘭洞。」 明末人多避亂於此。洞西有瀑布,高百丈,有魚泉,相傳源本峨岷。

回馬坡 在芝蘭洞西。相傳關夫子回馬處,石上有跡若馬蹄。

沮水 出漢中房陵縣。淮水東南過臨沮縣界,又出東汶陽郡沮陽縣西北景山,即荊山首也。高峰霞舉,峻竦層雲。《山海經》謂「金玉是出」 ,亦沮水之所導,故《淮南子》謂「沮出荊山。」 又南經臨沮縣西,青溪水注之。青溪水出縣西青山,山之東有濫泉,即青谿之源也。口闊數丈,其深不測,其泉甚靈潔。至於炎陽,有亢陰雨時,「以穢物投之,輒能暴雨。」 其水導源東流,以源出青山,故以青谿名。盛弘之云:「稠木旁生,凌空交合,危樓傾岳,恆有落勢。風泉傳響於青林之下,崖猿流聲於白雲之上,故林徒棲託,雲客宅心,多結道士精廬焉。」 青溪又東入於沮水,沮水又東南經當陽縣北,又南經楚昭王墓,又南與漳水合焉。石洋河 源出甘霖洞。東經新城西,又經城北,環城曲折二里許,東入於沮

香橋湖 在縣西六十里,源出百井山。

官湖 在舊縣一里,深不可測。

清溪 ,在縣東六十里。源出青山,故名。

泥水溪 在縣東三十里。源出石孔中。

靈水溪 :在舊城西北十里,源出洞中,有深潭,以石投之,似鑼鼓聲,東與沮水合。

白龍溪 ,在縣東十五里。水出石穴中。

龍潭 在縣西南十餘里桃李溪山下。禱雨有應。

將軍灘 在縣西十里

仰天灘 在真淨寺

筧水口 ,在縣北八十里。源出雞頭山石穴中,土人作筧,引水灌田,南流入於沮。

義井 在舊城縣前

劉公井 在舊縣衙內

葉公井 在舊縣治大門內。

「西市井 」 在縣大街。

「滌心井 」 、「聖泉井 」 皆在學內。

「東市井 」 在縣大街。

聖水井 在太平山,俗名「石井。」

歸州

楚臺山 在州城內,楚襄王遇神女處。即長陵千戶所治。

臥牛山 在州治北五里,形如臥牛。上有翰林亭。唐翰林李矗為刺史時,嘗遊宴於此,建此亭。《八》學士山 在州治之東,山上有石八疊,皆朝州治。唐李矗建學樓以對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