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4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貧生

長陽縣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間建。成化時,知縣李福、劉奎相繼修。正德二年,教諭劉永祥遷明倫堂於後山下。萬曆己亥復遷於山岡。舊制,中為大成殿,左右兩廡。啟聖祠在廟後。名宦、鄉賢二祠在櫺星門左右。明倫堂在殿東,旁為東西兩齋。秀傑樓在明倫堂後,進賢樓在秀傑樓後。兵燹盡燬。

皇清順治間,知縣樊維翰復遷建於來龍山下,《將次》

第修之

射圃 :在學宮西門之左。

宜都縣學 在縣治東。宋乾道中建,元毀,明洪武五年復建。舊制,前有儀門,有櫺星門,東西為兩廡,左右為名宦、鄉賢二祠。中有御製亭、敬一亭,亭前為大成坊、大泮池,後有明倫堂、尊經閣,右啟聖祠、青雲館、感德祠。左有道義門,門前有大魁閣、文昌閣。自弘治辛酉至萬曆丙辰,蒞茲邑者,皆相繼修葺。明末寇燬。

皇清康熙乙巳年,知縣葉代生、教諭李上苑重修。乙

丑巡道祖澤深臨視本邑,捐俸增修。

清江書院 在儒學右

三臺書院 「在預備倉南,有廳,有堂,有左右廂房。」

南城社學 在按察司前。嘉靖間,知縣陶師文買民地并屋改建。

西城社學 在府館之左,有講堂,後堂有門,亦陶師文買民地刱建。

灣市鎮社學 :有講堂、有門。

紅花套社學 有講堂,後堂有門,俱陶師文買民地刱建。

虎腦背社學 :有講堂、後堂、有門、有店房、有園地。店房四十二間。課銀每間每年五錢。

白洋鎮社學 :有講堂、後堂、左右廂房,有門、有店房,計房八十五間。

學田 一在王家堰,一在白石坪。係萬曆三十三年,巡道周發銀一百兩,置買本縣民水田、陸地堰塘一分,共計一十八坵。除陸地在外,遠安縣學 在縣治北。舊在亭子山下。明成化十七年,遷東莊坪。

皇清順治初,知縣周會隆卜築於新城東門外,丁酉

年知縣安可願修,年久復圮。知縣陳其舜將殿廡、堂祠捐俸重修,又創建尊經閣。

歸州學 原在州後山麓之右。萬曆戊申,復遷州後山麓之左。舊建大成殿三間,東西廡各三間。自兵火後,片瓦寸椽,久已無存。

皇清康熙乙丑夏,巡道祖奉查土司楠木歸視「特先。」

捐建「大成殿」 三間、「明倫堂」 三間,兩廡各三間。前設甬牆、柵欄、周圍土牆至各齋廚祠堂,俱徐圖刱復。

興山縣學 在縣治東。明弘治間建於東關外,未幾,復建於舊址。正德間,推官陸鰲重建。黌門一座,泮池一方。二門一座,左右廡各五間,正殿五間,明倫堂五間,東西兩齋各三間,尊經閣五間。啟聖祠在廟左。門樓一座,正殿三間。名宦、鄉賢二祠俱在廟右。兵燹後,鞠為茂草。

皇清康熙五年,知縣胥遇捐俸重建「大成殿」一座,并

兩廡:戟門、泮池、櫺星門左右二坊,復建啟聖祠、土地祠於大成殿左,建名宦、「鄉賢」 二祠於大成殿右。

教諭署 在「明倫堂左。」

訓導署 在明倫堂右。俱知縣胥遇重建。社學 舊在東門外,久廢。

皇清康熙間,邑侯王復修之。

學田 :前學道周捐銀二十二兩,買琚坪田地一分。又捐銀八兩,買龍池田地一分。邑侯王捐銀九兩,買寒溪口田地一分。

皇清康熙間,邑侯胥及庠生捐銀五兩買「關東山田。」

地一分

巴東縣學 在縣治左。依巴山脈北向,前對飛鳳、紗帽山。明洪武初建。正統天順間,葺之。成化中,縣令鮑宣安重建。隆慶間火,遷建於壽寧寺,基又不利。萬曆十五年,改復今址。中為大成殿,前為露臺,為東、西兩廡,為戟門。門外左右為名宦、鄉賢二祠。前為櫺星門,為泮宮坊、啟聖祠,兩廡後為祭器庫。東廡左有溝,溝有青雲橋。由橋而入,為明倫堂。堂之下,為「博文」 、「約禮」 二齋。前為門屏,為儒學門。舊有敬一亭、神廚號舍。更有講書樓、明道樓在儒學前。崇禎末兵燹無存。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知縣齊祖望增修。二十四年,巡

道祖奉查土司楠木回,捐修大成殿、兩廡、戟門、泮池、櫺星門、泮宮坊、青雲橋及「啟聖、名宦、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