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室瘞之,雨即止。」宇驚曰:「前日棄藩籬下者是也。」 乃從獻言,雨即止。後人掘地得石,其狀與江陵城同, 徑六尺八寸,徙棄之。是歲雨不止,埋此乃止。蘇軾《序》 云:「今江陵南門外有石,狀若宇,陷於地中而猶見其 脊,旁有《石記》云:『不可犯,畚插所及,輒復如故,以致雷 雨。歲大旱,屢發有應』。」後失其處。萬曆壬午,新築南門 外,乃得之,輒瘞以土而祠其上。東南有渚宮,楚頃襄 王之離宮而宋玉之故宅也。梁元帝即位,楚宮即此。 後高從誨鑿城西南隅為池亭,亦曰「渚宮。」渚宮之側 有隺澤,晉羊祜鎮荊州時,多取教舞,以娛賓客。城南 有五色潭,水氣常浮五色,下有九鐵牛三鑊,鎮遏水 災。城東一里有畫扇峰,十里有魯宗壘、司馬休之壘, 五里有庾信臺,東六十里有畢漸臺,東南五里有雍 臺。又五里為沙市城。宋趙雄知江陵,以為險可恃,築 此自固。元末偽漢將姜玨增築之,今尚遺其基也。沙 市有忠臣里,有孝子巷,其北有天井淵、椒茨淵、娥眉 洲。而郡境以荊州濟江,西岸有地肺,洪潦常浮,不沒 若肺,故地名肺也。泉凡一,曰感通泉,出泰山廟東,相 傳禱於神者矣。井凡四,曰八角井,在鎮流門內,井底 有海眼,潛與江通。曰澆花井,在章臺寺內,世傳楚靈 王所甃。曰高氏井,季興後庭之井也。宋兵至,高繼沖 覆輪其中,紿宮人乘此偕行而溺者甚眾。曰九陽井, 在草市景明觀,唐呂真人丹井也。穴凡有九,水口凡 十有三。在江陵者二:曰郝穴,曰獐捕穴。松滋則釆穴, 監利則赤剝,石首則楊林調弦、小岳、宋穴,潛江則里 社穴。九穴之口,合虎渡、油河、柳子、羅堰為十三口,皆 江陵諸水之為利害也。洲凡九十有九,西至上明,東 至江津。楚諺曰:「洲不百,故不出。王者一」洲自生時,宋 文帝龍飛江陵矣,其為市者五:曰草市,在新東門外; 曰沙市,城東南十里;曰石馬頭市,在城西南五里;曰 龍灣市,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曰赤岸市,在城東一 百二十里。為街者十四,寨凡二:曰馬家寨,在城東南 六十里;曰岳山寨,在草市北渡一,曰虎渡,在龍洲南 關一曰東關,即草市。而江陵之編戶凡一百二十五 里。其所管轄,東西廣三百八十七里,南北袤二百九 十里,而幅員甲於他州縣矣。東南七十里而近為公 安。公安城西二十里為孫夫人所築。孱陵城北二十 五里為呂蒙城,西北二里許為劉備營,備領荊州牧, 屯營於此,即今油河口也。縣濱江,而城垣以長堤,城 去江七里許,今岸盡崩,江水決「堤,囓城下,城中皆堤 矣。」江水之流,繇虎渡口經縣之三穴橋,以入洞庭,又 油水從西北來,注於江,江水衍溢,入於油河,三十里 至三穴橋,又會虎渡水以入洞庭。近油河淤塞不與 江水合。又縣東一里又有石浦河,淺不堪運。正統知 縣俞雍築壩瀦水,以便民漕,而流達於洋港,可十里 許,近不復達城「流矣」,則皆以江水囓城堤為之障也。 公安卑下,若澤中焦,其戟地而立者,曰太歲山而已。 縣之東四十里有重白湖,逾數里有蒲家湖,西南七 十里有覃湖,西北十里有貴紀湖。縣北有萊公竹。昔 寇準歸葬西京,道出於此,人皆祭於路。折竹植地,掛 紙錢,逾月生筍。巿十:曰孱陵市,在大光村;曰郭道口 市,在茅穗村;曰孫黃市,在七里村;曰王家市,在牛頭 村;曰高家壋市,在灌洋村;曰竹家岡市,在瓜渚村;曰 橫堤市,在西辛村;曰毛市,在魯陂村;曰鄭公渡市,在 谷昇村;曰浮萍橋市,在茅穗村。鎮一曰斗斛鎮,在斗 湖街。凡七渡,凡十七:曰大江渡,曰芭芒渡,曰簡家渡, 曰孫家渡,曰大渡,曰蘇家渡,曰太歲渡,曰嚴灘渡,曰 辛家渡,曰霸城河渡,曰焦石溪渡,曰江管渡,曰流橋 渡,曰惠果渡,曰王家堰渡,曰新渡,曰尹家渡。其編戶 凡三十有五里。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一 十里,而輻員稍狹於江陵矣。東南北八十里為石首。 石首亦古華容地。石首者,石之首也。又縣北三里江 邊,有石孤立,名「石首山」,故縣名取此。縣治之東二里 曰龍蓋山,上有石湫,號曰「龍穴。」唐李衛公征蕭銑,取 道江陵,屯兵于此。南二里曰馬鞍山,吳陸遜解鞍處 也。稍西曰繡林山,蜀漢昭烈取孫夫人,此山下結繡 如林。西二里曰楚望山,一名望夫山,先主入蜀,孫夫 人鑿石登臺望之也。又西二里許曰八仙山,有仙人 之局在焉。縣東三十里曰獵賀山、小埏山逾此而三 十里,曰焦山,與東山控為華容界,焦公于此耀兵也。 縣之西七十里曰黃山,其下有玉井、石首之城。半乘 山而下枕江流,江水自公安北逕楊岐,過子夏口而 得龍山。昔禹南濟江,黃龍夾舟,舟人五色無主,禹笑 曰:「吾受命於天,竭力養民。生死命也,何憂龍哉。」於是 二龍弭鱗掉尾而去,故名龍穴也。由龍穴而逕石首 山,又逕楊子洲。洲在大江中,有蛟患。荊佽飛濟此,遇 兩蛟,斬之。是後罕有所患,而江之北遂逕劉郎浦矣。 水口凡九,大者曰楊林,曰調弦,曰小岳,曰柳子。柳子 通漢沔,曰斷岡。宋楊公所鑿套凡五:曰洪家套,縣東 二十里;曰陳壅套,縣東三十五里。曰白沙套,縣東四 十里曰沙套,縣西三十里曰官家套,縣西六十里。港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