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曰雞鳴渡,曰石家渡,曰馬公渡。」其編戶凡四十一 里,東西廣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三百二十五里,而 幅員稍廣于石首矣。西南北二十里為松滋,古《鳩茲》 地也。樂鄉城在其東,吳陸抗與羊祜對壘處。上明城 在其北,晉荊州刺史桓沖所築。諸葛城在其西,諸葛 征南時所築。鄖城在其東南,楚昭王鄖公所築。南極 亭在縣之北三十里。正德中,寺僧掘地得碑,漫滅不 可讀。山曰「九岡」,去縣九十里。南五十里有山,高昂如 虎頭,名曰「虎山。」南八十里有山,似縮頸睡鶴,戢其左 翼,舒其右翼,名曰鶴山。南八十里有金羊山,相傳有 人掘塘得石羊,其色如金,故名。逾北十里,有山似鳳, 曰鳳凰山。又逾數里,曰文公山,朱晦翁曾講學於此。 又逾十里,有高峰山,峰上二池,常有遊魚出見,黑虎 馴遶,唐慧禪師修行處也。又逾數里,曰雲臺山,秀拔 常興雲霧,禱雨者以為驗。諺云「臺上雲插天,三日雨 漫漫」是也。東三十里曰龜山,山似三龜相逐。臺盡處 有一池,旁有石洞,名靈龜洞。又逾數里曰竺園山。隋 開皇間,西方僧過此,指此山曰:「似吾舍衛國竺園山 也。」峰曰秀峰,四峕常蔥鬱。又有雙劍峰,上有丹臺,唐 呂真人之所憩也。崖曰射垛崖,漢昭烈入蜀,以是崖 為垛,用矢射之。又有阿彌崖,昔有僧於崖上禮佛,遂 化去也。水曰「岷江」,江至此播為三江,過三十里而復 合為一,達江陵入大江也。溪凡四:曰學前溪,自城南 流水入學宮,東入大江。曰潘家溪,去縣五里。曰清幽 溪,自添平麻寮來,一分至孫黃渡入江,一分至虎渡 口入江。泉凡三:曰石泉,曰六眼泉,曰竹泉。在南九十 里。宋政和初,有僧浚井得竹筆,後黃庭堅謫黔過之, 視筆曰:「此吾過峽中蝦蟆碚所墜也。」後其筆忽成竹, 固知此泉與蝦蟆水通云。洞凡三:曰仙女洞,在縣南 九十里,有門九重,一竅深遠。曰新勝洞,在縣南四十 里,洞門屹立,水色澄清。曰靈龜洞,其深不可測,而旱 禱即應,則三洞等耳。嶺凡二,曰走馬嶺,曰馬鬃嶺。一 以形名,一以漢昭烈曾馳馬於此也。坡一曰鹿頸坡, 在縣東三十里,兩崖削壁。河一曰黑淘河,在縣南三 十里,宋黃山谷洗筆處。湖凡二,曰丘家湖,在縣東三 十里。曰張白湖,在縣南七十里。潭凡二,曰龍潭,在縣 東十里,有龍潛於此。曰余家潭,在縣東二十里。洲凡 二,曰上菜洲,在縣北三里;曰裹河洲,在縣東南九十 里。池凡二:曰天鵝池,今沒於大江。曰蓮花池。阬一曰 沱老阬,在縣東六里,即《禹貢》所謂「沱潛既道」也。口一 曰讓口。井凡二,曰麻山井,在縣西南十五里;曰義井, 在縣西南五十里。昔僧人悟真淘浚,以濟往來之人。 市凡五:曰朱家埠市,曰採穴市,曰涴市,曰倉頭市,曰 大橋市。街凡四。渡凡二:曰松滋渡,曰虞氏渡。世傳虞 舜巡南過此,故名。寨一曰西平寨,昔人屯兵之所也。 其編戶二十四里。東西廣一百一十八里,南北袤一 百三十里,而幅員又狹於監利矣。西北八十里為枝 江,古羅國地也。江沱枝分,東入大江,故以枝江為稱。 《禹貢》「東別為沱」是已。又有白水,自容美出縣境東南, 北與沱水會。沱水又與沮口水合流於江。江中有洲 十二,曰蘆洲,在縣南七里。「蘆之下曰澌洲,寬五十里。 澌之南曰洋洲,其上白華洲。縣東二十里曰浰洲,約 寬十里,民耕其上。浰之下曰漷洲,漷洲下曰關洲,約 寬三十里,民居其上。縣東六十里曰灞洲」,曰洲。縣 南曰苦草洲,曰南渚洲。而北六十里曰百里洲,最為 大,是為枝江。舊城桑田甚夥,映江依洲,有縣人劉凝 之故宅。凝之慕東漢嚴子陵之為人,非力不食。後梁 陸法和有異術,亦隱居此洲。灘凡三:曰金沙灘,在洲 之北岸;曰罐子灘,在洲之南岸。冬水涸石出,有傾罐 聲。而堆烏灘則在縣之南岸矣,入蜀第一灘也。縣背 江而城,城之西南皆山也。南五里曰著紫山,漢昭烈 初入蜀,載景帝木主於此,息馬更衣而祀焉,因名紫 山。下有神井,行者不敢飲焉。西五里曰金紫山,在鴉 湖之側,日出湖光蕩暎,金紫可掬也。南二十里曰石 龍口山。西一里曰覆船山。西十里曰掛榜山。西南三 十里曰官木山。而大通寺之後又有金雞山。南二十 里而為天生堰,在官木山之巔,每雲霧必作雨,曰「雲 掩天生堰」,有雨即日見。又西南三十里而為羅老洞, 是雲霧之所出也,龍潛其中,歲旱禱洞下,即雷作,水 溢出洞口也。東南三里江涯,有石如筏浮水面,曰石 簰。逾七里有石峙江側,形如鼓,曰石鼓湖,凡三:曰老 鴉湖,在縣西一里;曰滄灘湖,在縣北百六十里;曰孫 家湖,在縣東七十里。溪凡五:曰渃溪,在縣東三十里; 曰花溪,在縣西南十里;曰洋溪,在縣南;曰三郎溪,在 縣南三里;曰滄茫溪,在縣東十五里。口一曰董塘口, 在縣東六十里,四方商賈於此貿易焉。池二:曰蓮花 池,產白蓮,則兆豐年;曰飲馬池,昭烈飲馬處也。泉一 曰「石筍泉。」井四:曰大通井,可療疫病。曰「神井」,在著紫 山下,有乘騎者至此汲水飲馬,人止之不從,馬立仆 焉。曰「鐵鎖井」,在縣西,曾有女見鐵,拽之不盡,尋不見。 曰儒井,在學內。臺二:曰庾臺,庾亮講經處也。曰「豐臺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