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6 (1700-1725).djvu/108

此页尚未校对

爐山之陽有仙女洞,俗傳丁令威煉丹之所。唐咸通十一年,有周方女得道,衣紫飛昇。

層山 在縣東北三里。一名「層步」 ,有石屹立如人。

方頂山 在縣西一里

石櫃山 在縣南十里

觀國山 ,在縣南十里。

花山 在縣西十五里

天門臺 在縣北一里。如臺二小溪合流臺下,為「天門橋。」

仙客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上有《石經》。

佛啞山 在縣南十五里。

馬鞍山 在縣東三十里。

夾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兩峰夾峙,周三十餘里。

黃石山 在縣西北二百一十里。溪中產雄黃。雞鳴山 、野鵝山 俱在縣西三十里。

九折坡 在縣西八十里。

石嶂崖 ,在縣東北二里。高四十餘丈,闊六十餘丈,為最高云。

澧水 ,源出歷山,經流至三江口,會渫水合流至縣為「零陽河。」

渫水 在縣西北一百七十里。源出巴東,流經縣鯉魚山,合陽泉、雄黃諸水,流經縣西四十里,入於澧水,為添平河。渫水流過縣南,始通舟道。水 ,在縣西北四十里,源出東西泉,相傳浮丘子洗藥於此。

卓錫泉 在層山下。相傳唐僧卓錫得泉。元知縣宣差必烈創。「曲水流觴」 基存。

夾山蒙泉 在花山寺下。宋黃魯直大書「蒙泉」 字甚偉。五雷諸山,至此,忽然開朗。兩水合流,山川窈窕,為石門之最勝云。

惠泉 按:《明一統志》:「在縣南三十里,有石洞曰東泉,遇旱祈雨,往來輻輳。」

西泉 在九都,同八道溪。騰沸可浴。

獨石泉 在縣南,可溉。

慈利縣

陽适山 在縣前,一名羊角山。下有祠,祀陽适神,雲起山谷即雨。

九度山 在縣西三十里。山下有九渡谿、仙人石樓、清水潭。按《水經註》云:「山獸咸飲此水,越他津不飲焉。」 北逕仙人樓下,旁有石,形方峭,俗名曰仙樓。

騎龍山 :在縣署南。上有石室。

紫霞山 ,在縣東北七里,下有秀峰祠。

星子山 在縣東十里。石瑩白如星,峙於筆架山之前,收漊、澧二水,蓋一邑之華表也。

范丹山 ,在縣東三十里。

七姑山 ,在縣西三十餘里。有仙姑桃洞。銅盤山 ,在縣東四十里。

三浯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

赤松山 在縣東北六十五里,與天門對峙。舊傳赤松子隱此,丹竈尚存,今有赤松村。洒珠巖 在縣東北二十里,飛泉濺沫若珠。飛練巖 在縣東十五里,有瀑布飛下。

趙判巖 在縣東十五里。洞深如屋,中有石龍、石坵,花草四時妍麗。

燕子巖 宋端平二年刻「燕石」 二大字於此。百丈峽 ,在縣西北一百六十里,兩崖對峙,中有小峽,形肖雙燕。

桃花洞 在縣西北三百里。元知府郭逵破彭士義之所。

水沉洞 在縣西北十四都。水來安福,至洞則伏流過魯陽北麓出江,俗呼「魯陽迷」 ,皆山類也。澧水 為前江,發源縣西,歷山東流至武水口,左得溫湯水,右得大庸水、仙人溪水,又東得焦溪水,左得圍布水、團巖水,下流觀嘉渚,與漊水合。

漊水 為後江,發源歸州界,東經漊中縣,南流至定平索口,合索溪守野潭洄入市,東流通四十八澗為一。南流至飯甑山觀嘉渚,會澧水。大奠江 在縣十七都查洞中,出柳梁,入後江而東。

三浯泉 在三浯山下。泉有三眼,其中龍洞,水日湧,高二、三尺,流通濟鋪前溪。溪流亦驟漲,灌田甚廣。若五、六日不潮,則水自後山踰巔而至。上有龍泉神祠。

魚泉 在縣西二十一里。石室中有石盤。請幫助識別此字。《圓》。其下臨青潭,蛟龍居之。

天門靈泉 在天門山頂,泉中產魚,綠毛。觀嘉渚 ,在縣西三里,漊、澧合流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