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6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

靈仙觀 在大西門內,後改為「熊湘閣」 ,即李忠節祠。

《李真人觀 》有肉身在《萬壽都》。

玉虛觀 ,在太乙寺右,今存遺址。

洞真觀  、湘山觀 ,俱在城內正街,久廢。《陶真人觀 》,有肉身在榔梨市。

稽。觀 在稽。山宋稽真人修煉處,元時建,上有丹爐跡。

雲麓宮 在嶽麓峰上,即洞真虛佛地。道士金守分募建。石柱鐵瓦,祀元帝、梓潼君。天師後一殿,祀三清。外有五嶽殿、天妃殿。下有拜嶽石,一名「飛來石」 ,石方廣丈餘,嵌空卓立,上平如砥,構亭覆之,祀真武。又有法華塔,在宮後雨山中,履之,空洞有聲。兵憲張璿重新之。

真武觀 在朝宗門內,巡撫韓修。

萬壽宮 在嶽麓山枹黃洞下,今廢。

「上清宮 」 ,即「太乙寺。」

承天宮 在城內,久廢。

萬壽宮 在縣西南。許遜為旌陽令,棄官修仙。時江西有蛟孽,與其徒追至長沙,蛟化為人,贅昭山「居民賈宅,生二子。遜見之,蛟仍復其形,二子亦化為小蛟。遜隨仗劍追至湘江,以鐵物鎮而阻之。湘人立祠祀焉。」 後毀。順治四年,僧瞿如募在城江右紳衿商庶重建。其基延袤數十丈,四時祀享,旱疫禱之響應。

栖賢林 ,在尊陽都,離城一百二十里,三尹禪師建。

萬福禪林 ,在舊王城西北,果園荒地。順治年間,經略洪建。康熙四年,布政司郎修。

講經臺 在嶽麓山半。旁有觀音閣,相傳即古《麓苑》也。久廢,今復建。

報國庵 :在城南郊外。南海僧福貞募鑄銅大士,因立庵居焉。今廢。《大士像》,移於驛步門內,建觀音寺祀之。

迴龍庵 在縣南五里,府龍入脈。

華嚴庵 在縣東城外

自在庵 在縣南郊

「煙霞庵 」 ,在朝宗門外。

皇清僧綱司居此,都綱正僧振陽創建。

石壺庵 在縣北大賢都。相傳往時壺內日出米三升、鹽一鍾,供養庵僧。

靈蹟庵 在萬壽二都石飛嘴,離城三十里。劉福建。

觀音庵 :在觀音港內。一石卓立,宛如大士像;因莊嚴,結庵祀之。今廢。

大佛庵 在縣南一里,今廢。

洗藥庵 在縣西,原玉溝,水由庵右遶,前,今淤。僧特昇詩:「渠水源從故苑來,宮中脂膩舊瀠洄。溪流已共昭陽改,岸樹空餘劫火灰。洗藥有仙留勝蹟,題橋無地弔荒苔。幸鄰泮璧存文獻,時接宮懸到講臺。」

湘潭縣

西禪寺 在儒學右,凡有司士民祝釐者,咸集於此,設有「僧會司。」

龍王寺 在縣西百餘里。《縣志》云:「按《正德碑記》,隱山後有巖,名龍王山,山下有寺,名慈雲禪寺。考慈雲者,因歲旱時,山有龍女,詭異出沒,土人禱之輒雨,故嘉其事而額是以表之也。」 又曰:「胡文定公墓在隱山之西南,有祠像,今居民寺僧竟誤認為龍王法身,歲旱即迎去,鼓歌刑牲,以祈霖雨。幸而文定之像賴寺以存。」 亦猶米元章「鶴林伽藍」 之意也。

唐興寺 舊名石塔寺,《縣志》謂「唐褚遂良因爭立武氏,左遷潭州都督。」 嘗登陶公山,過石塔寺,顧瞻長安,愀然不樂,遂命易名。

懺心寺 ,在瞻岳門外,李宗伯騰芳建。昔日附城諸剎,無壯於此者。佛身九銅、十一鐵,皆極大。今雖廢圮過半,而殿佛宏麗,猶有存也。

草衣寺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

開利寺 ,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高十丈,佛高七丈,巍然靈異。忽一夕風號雷震,明旦視其處如舊,土人往往能言之,不敢以為誣也。其碑載「貞觀二年重修。」

紫虛觀 在縣南江濱

楚山觀 在臬司左。有「道會司。」

棲真觀 ,在縣西一百一十里。晉彭、何二仙煉藥處。

鳳竹庵 ,在城西外偏一里。住僧節中,率諸徒鼎建。屠劫後,戒諸徒為巨絡,收殮遺骸,買楊氏地,掩築三大塚,更置《湘燐化碧》一碑。節中,澧州人,無學大師法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