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7 (1700-1725).djvu/48

此页尚未校对

登名天府,有政有文,侯又尊而禮之,以表民勵俗,其 於教思,亦云勤矣。然不自以為功,使使來鄂,願有紀 述,曰:「俾吾民獲聞道德仁義之言,君之賜也。」昔我祖 宗久篤於教,武宗、仁宗亦大用勸。至於皇上,同符往 哲。萬幾之暇,惟先王簡冊,臥起與俱,德禮是首。乃著 吏課,俾民興學。遐方所任,非賢不使。故爾民得賢侯, 以治以教,俾爾遊乎《詩》《書》之淵,而息乎禮義之圃。其 小人服禮以事其上,其君子力學以待其用。其視於 古,豈不侈且大哉!宜有銘詩以昭化志,功章於無窮。 前侯也先海牙君之昆季也。世糸勳閥,具見州學之 碑。銘曰:帝篤保惠,惟侯惟比。詢於台衡,命以六事。貫 侯振振,慈利是鑒。去其螟蟊,使民耕鑿。既綱既紀,於 學有事,民誰子來?「惟此田氏,貲長厥里,相侯有作,丕 應厥志,厥初伭聖。」元封先為伭聖師「越處在阿,樂是侯興。式 遷於嘉,嵩梁有址。井絡所委,凌黔轢漵,為望於澧。山 有松柏。是斲是削。是髹是雘,為棟為桷。陟其在筵,龍 章朱顏。臨爾灼然,降觀於宇。秩秩有序,作配在下。笙 磬柷敔,牡齋維旅。侯入即事,其儀伊詡。坎坎擊鼓,有 士如雨。侯陳其書,以教以語。以酬以酢,以諭以報。執 爵與酳,以事父老。」理融於中,「和暢於膚。有頑弗即,亦 來在隅。有簡有秩,惟帝訓敕。惠於天常,於帝之極。昔 弗課吏,祗事以文。先後兄弟。克廣帝心,道民於厚。天 門之嵯,新廟有儀。侈茲侯功,俾民遂歌。」

《岳陽水利論》
明·陳仕元

楚東諸郡水弗可堤,利在疏導,西諸郡堤斯利焉。及 考《漢史》,河水一石泥六斗,江水一石泥數斗。漢水之 泥不啻是。蓋漢最濁易淤,匪疏滌之,則散漫矣。東諸 郡,固漢濱也。雲、夢二澤,後世散為邑居。以《夏書》考之, 夢高于雲西諸郡,豈夢澤耶?《禹貢》:「九江孔殷,沱潛既 導。」今詳《水經水道》,澧水中,予邑會赤沙湖,沅水當邑 之南,大江繞邑東,河自江出,亦謂之「沱。」由是觀之,予 邑固大江,九江之衝也。江水較漢稍清,不異于澧、沅 則清而莫淤。夫自杜預開漕以瀉江勢,而邑東之湍 悍稍紓,邑西之流澌浸巨,故江水橫截予邑,注之洞 庭,弗啻繞其東北耳。唐、宋間,邑西寂無民居。范晦叔 《岳陽風土記》謂:華民多舟居,常產即「湖地,建寧南堤 決即被水患。建寧今石首,南堤即今調弦,夏秋必決 必溢,故二邑江患相表裡,乃安南港所厄則湖水也。」 至和遷縣築堤僅可障官署,堤之外皆棄之魚鱉。宣 德間,人吏乘舟入縣署。正統知縣楊鐩以為請,天子 遣工部王士華、布政蹇賢奉敕駐邑中,相便宜築堤 四十有七,并縣堤為「四十八垸九載。」其後土人往往 擇少高地築之,垸遂百餘區。最巨者安津蔡田官垸, 延袤咸十餘里,小者田僅百畝,而邑已一遇漲潦,堤 即衝決。冬月水退,有司乃發粟集民修之。每垸擇一 二人為圩長,十餘人為小甲。厥後有司視為賂階,圩 長視為貲府,而于堤之堅脆弗問也。宋熙寧初,遣使 察農田水利,蘇軾上疏,以為「遣使察農,必大煩擾,吏 卒所過,雞犬一空。」予邑修垸之弊,何以異此?邇來江 陵諸堤悉潰,江水散流潛沔。嘉靖庚申,枝江堤決水 田,黃山鹿湖即漫流邑之西鄙故邑,河勢殺,不然幾 以城市為壑也。《宋史》:閩殺皆有陂湖,湖高於田,田又 高於江海,旱則放湖水溉田,澇則決田水入海,故不 為災。然此可行于浙西耳。予邑垸民,心殊力惰,少旱 則決堤引水,坎穴叢楚,甚者以施筌蒙罟。今之計,莫 若督民于垸中鑿陂,而嚴禁防,謹蓄洩。乃安津、蔡田、 田家諸湖,洪武中革稅,弛之民溉田。正德知縣李文 泮取課,名為「水面錢」,今漸增幾百金者,一切裁之。正 德間,都御史吳廷舉奏敕賑荒,萃民修垸,因而食之, 由是諸垸幾復士華之舊。嘉靖間,知府陸垹復發郡 粟增修,而知縣趙古亦襲文泮故事,是以訖無成功。 予又見垸民往往于垸外水濱墾田植稻,謂之「湖田。」 湖田無稅額,三載一熟,熟則倍獲厚利。此所謂「涸梁 山泊,可得良田萬頃」,而王安石懼無貯水之地者也。 夫隄防起於戰國,圩田、湖田起於宋,政和以來,古無 有也。使遇賈讓、杜預,則諸垸尚在,興廢之間,矧垸外 乎?然有洞庭為之瀦,亦不至大害。若紹興所議修圩, 守臣賞罰,則今日之急務矣。至于調弦開塞之議,雖 靡成說,以勢觀之,塞固漲而西,開亦漫而東。今開者 幾數載,即欲塞之莫能也,善為水者因時補葺可耳。

《范文正讀書臺記》
許宗魯

洞、澧、黃、岳之間,有曰「書臺夜雨」,為安鄉一勝,乃文正 范公束髮時依親讀書陳蹟也。去今數百年,臺與湖 山若爭高深不磨宇宙者,以公故也。公家世姑蘇,厥 考為武寧軍書記。公生二歲而孤,及長,知家室,泣別 朱氏之南郡,掃室讀書,起居飲食,人所不堪者,公能 堪之,其自刻益苦,乃大通《六經》之旨,中乙科,為廣德 司理參軍。始迎母夫人養,又進大理丞,為祕閣校理。 以晏丞相文學薦,尋通判河中府。以言事忤章獻太 后旨,召拜右司諫。以上記其忠,貶知睦州,徙知蘇州, 以率諫官、御史伏闕爭。郭后廢,拜禮部員外郎、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