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7 (1700-1725).djvu/7

此页尚未校对

顧市渡 在縣南三十里。

紫荊渡 在文田村

丁田渡 在高田村

馬波渡 在縣西七十里。

酉家渡 在縣北七十里軍牧村。

羌口渡 在縣西三十里。

銅盆渡 在縣西北五十里。

中廝渡 在縣東南十里。

鼎江渡 在縣東北四十里。

蘭波渡 今屬永寧村

景港渡 在縣東四十里,通華容。

永定衛

百丈關 即百丈峽,衛城東青龍山迤北五十里,石崖對峙,中有小峽,長三十里,流泉湍急,古木槎枒,魚鳥浮渡,猿猱掛壁,視天光僅一線,九、永兩衛之要害。

大坪關 ,天門山,南通辰、沅之要道。

新政關 :在衛西周家坪觀音山下。因克覃垕于此,新設關以守。

金藏關 在衛東三十里,即潭口。兩山對峙,形如劍閣,凡十數里。澧水至此,淵涵深澈,必須船渡。

龍伏關 在衛東一百三十里,去慈利只五十里。

黑松關 在衛西,近茅岡,通辰州並永順、保靖之要道。

後坪關 在衛西至大庸,距永順黃栗岡僅二里,諸蠻出沒要路。

閘口關 在衛北。抵九谿,高崖壁立,一山中劈一徑,兩旁如削。通容美、桑植二司,及西南二十四司。

野雞關 在衛西北抵桑植、容美二司。

馬嘴關 在衛西北,近永順龍爪關。

太平關 在衛西南,通辰、沅兩地界。

觀音橋 在衛城外近東。上有樓溪水入澧處。安福橋 ,在衛西門。蠻既平夏得忠建橋,名之「閔澗橋 」 ,在衛西門外。

「楮木橋 」 ,《大庸》路所經。

無事溪橋 在衛城西五里。相傳討蠻至此,相慶無事,故名。

社溪橋 舊有大石橋,今廢。

自生橋 在衛城東二十里水南。二崖夾澗,瀕溪橫石如梁。

斷山橋 在天門山下

芙蓉渡 在衛城南。沿岸赤石崒擁,煜若芙蓉沒跡。渡 在右所屯地將軍山下。

九谿衛

閘口關 在衛南八十里。有百丈閘。西岸石壁,層纍百丈,水經一線,行旅畏懼,設立官軍把守。茅岡、永順等處,關屋俱廢。通判李有明復建烽燧,後燬。

三江口關 在衛東北二十里。道通容美、五峰各司峒,及添平所水路二道,當溪岩之界。九源關 在城西。下臨大河,上踞山頂,岩懸白壁,水沉綠陰,乃容桑苗蠻出入之要道。昔設一官一署,上下朝夕防守,久經廢弛。又河下有灘,不下二百餘步,水流湍急,波浪瀠洄。

新關口 在衛東百餘里,在石門地方,道通土司所隘,地經苗蠻出入,山高林茂,水急石磷。原推指揮一員,駐扎石邑,提軍二百把守。

七里橋 :在城東五里。

新張橋 在城東八里

象耳橋 在城東十二里。

皇令橋 :在屯堡三里。

南樟橋 :在屯堡東十里。

古唐橋 :在屯堡東北四十里。

石公橋 :「在衛治東北。」

大庸所

那平關 即「那平堡。」

桑溪關 在所前,瀕河。

邊巖關 在所東南瀕河崇山之麓,鑿石道里許,西通蠻洞。

清魚潭關 在所上流之衝,亦諸峒便道。後坪關 在所西,去永順黃栗岡僅二里,乃諸蠻要路。

馬嘴關 在所北三里,近土司。

龍爪關

黑松關 近茅岡,通永順、保靖要道。

武溪橋 在所南,大道要津。

陳公橋 在所城邊要路。

菱角橋 「南通常德,北通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