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7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寶慶府星野考        府志

府總

遷固,世掌天文,其言曰:「楚,翼、軫分野。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及漢中、汝南郡,皆楚分也。」 其後蔡邕、費直諸家,考論度數,各有異同。《春秋元命苞》曰:「軫星為荊州。」 《史記》又曰:「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於鳥衡。」 《東漢志》曰:「斗,玉衡第四星,主荊州。」 當以五卯日候之,己卯日為零陵。《宋天文志》曰:「天市二十二星,東西」 各列十一星。其西垣南第十星曰楚《星經》曰:「熒惑主楚越。」 又曰:「翼二十二星,凡十九度。軫四星,凡七度。」 《廣雅》曰:「荊屬衡星。」 《唐書》曰:「翼、軫,鶉尾也。軫在天關之外,當南河之南,其中一星主長沙。」 《新唐書》曰:「鶉尾值建已之月。」 內列太微為天庭,其分野自南河以負海,亦純陽地也。然莫若《晉天文志》為最詳,其考驗躔次尤精而密,則分野之說,燎然若指掌矣。《春秋》書災異不書事應,張南軒謂君子無所不謹,蓋得敬天之要。《書》曰:「克謹天戒,臣人克有常憲。」 然則守常憲以尊主,謹事以敬天,則不言星野亦可也。

寶慶府山川考一    府縣志合載

本府。邵陽縣附郭。

六亭山 在南城內,迤邐為山者六,舊有繡谷、遐觀、蒼雪、寒碧、楚望、丹井、月池、杏岡諸勝。宋人作鎮邊堂,囊括其概。提舉《毛憲記》:「理宗為防禦使時,復各建亭其上,飛閣連橋,往來登眺。北瞻白雲、石門諸峰,青翠如畫,萬煙二水,几席可收。其一為天池山,上有池,山腹有泉,泉甚清洌。其一為鐵局山,古陶冶地。山下有太」 平寺,即呂喦磨鏡處。其一為望仙山,下有駐鶴祠。其一為六一山,建轉輪藏,有池,歲時不竭。其一為八角亭山。其一為鹿頭山,又名棲真山,形如削頂,平廣如砥。山後有白鶴觀,下為飲鶴池,皆稱呂仙遺蹟。四時登臨俱佳,而尤宜於春,為《邵陵八景》之一。今俱燬。

東山 岔起城左,如覆盂然。上有寺,奉三世尊。又移縣右樓銅鐘置其上,俯瞰雙流,鐘聲遠播,即《八景》中之「山寺曉鐘」 也。寺有法華臺,為唐無量壽佛卓錫處,遺千佛袈裟一、鞋二。每六月六日,僧作曝衣會,人士往觀如堵。癸未之變,僧無住持,衣鞋遂失矣。先是嘉靖間,析寺前地建濂溪書院,中設濂溪先生,及陸子壽、張無垢、朱晦菴諸先儒木主。後有太守謝省祠,廢久。山下有二忠祠,特祀宋通判曾如驥、明指揮賀興隆,今俱廢,移祀於此,附以明之郡侯李振挺、別駕何三傑、學博王紱,皆盡節於封疆者。崇禎壬午,鄉官劉孔暉殉節河南,又為建「忠節祠」 于左,咸春秋祭享焉。內招僧另居,專供洒掃。然榱棟粗豎,堂址嶔崎,殊為慢褻。邑令顏堯揆重為修整,置龕列几,位次秩然,扁以「光風霽月。」 康熙癸丑,郡守李益陽又為建講學堂於前,以為諸生課業之所。甲子,景濂堂圮,邵令張起鶤捐資議復未就。

洛陽山 在城東二里。申泰芝嘗往來其間,泰芝母家雒陽,故名。資、邵二水會流其下,石室曲折,後穴冥通,不知所底。壁間字痕可讀,然為流俗壘塞,大損逸致。

小佘湖山 在城東三里許。高崎峻聳,不易攀躋,積雪尤甚。晴霽登臨,風景特異,故為「八景一勝」 焉。唐時崇尚道教,命歲時祀申泰芝。而佘湖山離治百里,乃即茲山建祠,因以得名。近創毘盧閣於后,亦燬。

馬鞍山 在小佘湖山前。形似馬鞍,故名耑山 ,去城東三里。砥柱磯參其左,前匯二水,後枕獅潭。竹徑松風,梵音幽籟,景致清妍。耑愚禪師說法其地。閩太史鄭之元書額曰「耑山蘭若。」

皇清少司寇李敬按楚時,訪其遺蹟,《記》云:「禪關寂歷。」

法侶莊嚴。惠風振於林端,清潭流於座右。并手書《五臺別院》。康熙癸丑,郡伯梁碧海特建大殿於耑山舊址。

金紫山 :在郡城南五里許。

孤山 在縣東四十里。平壤突起,圓似童頂,石洞中空,弘爽殊勝。明崇禎間,指揮乃姓者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