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7 (1700-1725).djvu/80

此頁尚未校對
考證

澧溪 :距治北一百里。

橫溪 距治東北一百一十里。水自熊山出,蘇溪以上溪皆匯於澬江。沿岸設筒車擁壩,水激之使自環轉,挹水以灌田,雖旱不涸。

南門外井 水清冽甘美,晝夜汲之不窮。舊云:彭家井,每水上溢,則有中式者,僕數皆應。《風井 》,在中源浦五里,風自井出,昔人多題詠鐫石。

石灘 。「黃楊灘 。」 「蘆埠灘 。」 《柳葉灘》。

「《尀耐》灘 。」 「《浪系》灘 。」 《孃意灘 》。《黃會灘》。《三洲灘 》。《謝公灘 》。《中渡灘 》。《接續灘》。

《大洋灘 》。《小洋灘 》。《長風灘 》。《丹灘》。

「赤石灘 。」 「《新黃》灘 。」 《舊縣灘 》。《白沙灘》。

扦篙灘 煙田灘 ,上崇勝灘 。下崇勝灘以上灘即澬水石屹中流,波濤涌急,上水以繩攬牽挽,下水以抬竿撥之,旋轉石間,其險過於呂梁諸洪。

武岡州

鰲山 在城內儒學右。群石礸矹,一峰雄峙,俯瞰渠流。世傳有龍藏石湫下。明同知蒙大賚昌應時建。有書院,今廢。又學正李繼東題詠刻石。武岡山 在城北五里。東漢伐五谿蠻,與民同保此山,故名「同保。」 兩岡倚峙,重阻奇秀,一名武岡。

誥軸山 ,去城東八里,世傳州多誥軸,本此山毓秀。又一在西北二十里,為渠度祠主山,每嵐氣瀰布則晴明,可卜為州名。景州新城發脈祖此。

雲山 去城南五十里,自麓至頂,盤磴而上。又十餘里有七十一峰,相傳為七十二峰。一峰飛去靖州城外,遂成勝景。餘峰名多失考,惟紫霄、日華、月華、芙蓉、香罏最著,列道書「六十九福地。」 昔盧、侯二生避秦來此,與本地譚真人合為修煉,後同昇舉。有煉丹池、掃壇竹,兩竹立壇側,每風至則一出一入,對掃杏花塢、投龍洞、猿藤水、盧仙岩、侯公祠、侯仙跡、盧仙影、道者巖、瀑布泉、起雲洞、仙人橋、水龍頭、飛昇臺、演經臺、將軍石諸蹤,峰巒簇峙,為州雄鎮第一景。舊有勝力寺、盧侯、譚三真祠。宋郡守汪立中建七十一峰閣于寺上。明嘉靖壬寅,知州王暄建萬壽宮。郡人潘應斗有《雲山別志》。

古山 去城南五里,有瀑布飛掛數十丈,為州名景。

寶方山 去城東南五里。舊名寶勝,又名「法相。」 外阜一山,中聯八洞,曰棲真、上屏、大保、朝陽、迎陽、芙蓉、隱仙、花乳、石室玲瓏。門徑幽異,冬燠夏寒。內有奕坪、龍床,首尾鱗甲畢具。石田阡陌,奇形怪狀,深入莫測,遊者必秉炬始達。上有天窗,可通立石,有碧玉簪、獅象筍笏。外建有法相寺亭臺樓閣,為州名景。

南山 去城東南十里。山下有泉,冬夏不竭,上二石連疊,里稱「巴石之神」 ,有禱輒應。巔建元帝祠,為州偉觀。

雷霆山 去城南二十里。舊有石壇、雷神殿,水旱禱焉。

連山 去城南十二里。峻壁平頂,昔人避兵於此。

禮仙山 在城南,上有空洞,莫測淺深。

天尊山 去城西二十里,即誥軸山。高千丈許,中有石室修煉遺跡。山下出泉,流為渠水,經治城內,與東濟川水相合。山下有山,曰「玉屏」 ,老城發脈祖此。

黃茅山 ,去城西二十五里,為金紫廟。主山。中起一峰,如鳳沖舉,俗呼為「狀元峰。」

紫陽山 ,去城一百五十里。宋諫議周儀讀書於此,中有百室。

金城山 ,去城東南一百五十里,《道書》「六十八福地」 ,石真人所居。宋李思聰有詩。

太原山 :去城西四十里。岡原平衍,源流不絕,沃田極廣。

楓門山 ,去城西五十里,入綏寧驛道,極為險要。亂楓林立,夕陽返照,為州名景。

唐糾山 ,《水經註》云:「唐糾山,蓋路山之別名。」 路山 ,《漢書》云:「都梁有路山。」 注云:「路山,澬水所出。」

都梁山 ,去治西南百里。漢以此山名縣。有水發源會澬水。

小山 《水經注》云:「縣西有小山,山上有淳水。竹坪山 ,去治西南一百八十里,山勢峻絕,為州巨觀。」

廣福山 :去治北三十里。峰巒峭拔,中有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