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7 (1700-1725).djvu/84

此页尚未校对

水從石壁涌出成溪。邇來避兵者乘竹筏而入。內廣闊深邃,必秉炬方能進;熄則莫知所之,或聞歌笑鼓籥聲。且其水時消時漲,而沙倏浮倏沉,人亦不敢深入。遇旱,巫師以犬血污之則大雨。鄉人目為「神巖。」

半天巖 在縣東二十五里白沙村石鶴塘上。壁立百千尋,中有一祠,避亂者從石壁橫徑攀援而上,中可容數百人,其中瓦缶鐵器猶有存者,或云先代避兵之所遺。

石田洞 在治西二十里。洞口多石田,畝磽确,故名「石田。」

石門洞 去治三十里,兩崖對峙,如門鳥道。中通小溪漱石。明末,避亂者砌石塞路以為壘,內即麻林等猺峒。

溫泉洞 在縣東五里。明邑令汪紹英構亭,題曰「接仙。」 洞內寬廣,可容數人,一泉清澈,可鑒鬚眉,四時溫燠。

風洞 :在治東八十里,四時風從洞出,大旱禱之輒應。

籟枝石 在縣西三十里,踞楊柳沖山頂,秀矗如燭,上接雲霄。昔人比為「一柱擎天。」 風雨之夕,古樹虯屈有聲。

仙人石 在縣西新寨村,飛山橋之上游一石,中流砥柱,與波浮沉上下晏如。漁樵觸之則動,從莫知其變幻,故呼為「仙人。」 岸畔置一大士閣,內有龍潭,水光宕漾,深不可測。潭上一山,如飛鳳臨池狀。

香爐石 :在治東十里太白村,涌疊溪岸,上方下圓,形似香爐。

將軍石 在治東九十里。二石倚嶂,如對奕狀。腹有小孔,可容百人。鄉人云:「有龍居其中。」 水從澗出,時作劍戟聲。

龜蛇石 在治東五里,瀑布之下,有石如龜,旁一小石長丈餘,環繞其間,猶生龜活蛇,故石為一邑水口。

龍口石 在治西十五里崀山之下。其石若龍張口。

牌樓石 在治東十五里太白村江滸。有石壁高數丈,五色相錯如坊,柱斗悉備,中有一門,內可容數十人。

石和尚峰 在縣東九十里。由隘口入其徑,旁曲二里,一石由山麓突起,高百餘丈,蘿薜密布,如袈裟狀。

夫彝水 在邑前,環抱如帶,澄澈數里,源從粵西,曲折百里,由邑左達大羅江,入澬水。酈道元《水經注》云:「夫水出縣西南零陵縣界少延山,東北流逕扶陽縣南,本零陵之夫彝縣也。漢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長沙定王子敬侯義之邑也。」 夫水又東注邵陵水,謂之邵陵浦口水。

白水江 在縣東五里。對江即崖流瀑布。長湖江 在治西十里。發源都梁,匯流為湖。新寨江 在城西二十里。發源花溪山,經石門達澬水。

蓮潭 在縣北數武。石崖下有潭深千尺,瀠洄澄澈,奇石出沒。舊傳周茂叔採風入寧,與紳士觴蓮巵於潭。蔣家灘 在縣西南十五里,平不甚險,舟楫可通。

高灘 在縣南三十里。水勢奮疾,舟師至此,暗防石齒。

「酒濾」 灘 在學前,水勢環抱。

牛角灘 在縣東二十五里。一石彎細如角,舟楫觸之則壞。

亂石灘 在縣東七十里,在油頭廟之右。上樓灘 在縣東七十五里。

下樓灘 在縣東八十里。

楊梅灘 在縣東八十里,江岸多梅柳樹。雙灘 ,在縣東八十里,兩灘相續。

石羊灘 在縣東三十里。石高數丈,山頂有石如羊。

上洞子灘 在縣東三十五里。

下洞子灘 在縣東四十里。

惠民井 在城東

李公井 在縣治西

龍井 在縣西二十里

義井 在縣東二里。水極清冽。

大安泉 在縣北二十里,流濟一方。

「蓮潭泉  」 、「金峰泉  」 、「蕭家泉  。」 「白石泉。」 「黃龍泉  」 、「李家泉 」 ,以上六泉俱在城內。

水利附

本府。邵陽縣附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