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8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舊傳》「蘇耽常遊於此,蘇仙祠在焉。」

城岡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峰巒聳拔,東西有銀鉼、毘帽二峰,若拱若翼,亦奇勝也。

阜山 在縣北,盤踞二十餘里,縣城以為「後扆」 ,蓋一邑之鎮也。

羅帶山 在觀音巖

明月山 在驁山鄉,山形如月,因名。

天門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上有石巖,中有流泉,禱雨多應。

觀山 在縣東平陵鄉金廂市。世傳多觀,因名。獅寶山 在縣南上堡市,橫臥瀕江,狀如獅子,因名。

葡萄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形勢高聳。

舉山 在縣東驁山鄉。世傳宋世科第稱盛,因而名焉。

五姥山 在大義鄉嚴塘。

金紫峰 在縣西南五十里。蒼然獨秀,為一方文筆。

香爐峰 :在觀音巖前。

樟楻嶺 漢時羅訓隱居於此。

母子嶺 在上堡市。錫冶所在,人多負固。五凹嶺 ,在縣西。形勢逶迤,宛如疊翠。

石嶽嶺 在縣北二十里。土薑所產。

五公巖 在縣西南雲峰鄉。民遇旱多禱。獅子巖 在縣西三十里。巖內石髓滴成獅形。宋隱士侯彭老避暑於此,一名「侯公巖。」

觀音巖 在縣東北。有石洞,深數十丈,高數十仞。香爐峰拱其前,羅帶山繞其後,雲霞斐亹,為一邑之勝。

《文沖 》在平陵鄉,世傳舊有科甲,因名。

秦石 在縣南四十里。舊傳秦始皇驅石塞海至此,石動。按《曹紀》云:「石非可驅之物」 ,況始皇觀海,在今山東登州府,與此懸隔,必後人傳言之訛也。

宜溪水 ,《方輿覽勝》云:在耒陽。《湘洲記》旁有穴,天旱以水灌之,輒致暴雨。《吳都賦》所謂「龍穴所蒸,靈雨所儲」 是也。今尋訪之無跡。平陵有名冥水,沖溪源之水,直注而下,春秋不竭。疑「宜」 字傳寫誤為冥字故也,然非禱雨徵驗之所。詳《翰墨全書》。

耒水 在城東南。源出郴州桂陽縣之耒山,北流至縣,又西北過興寧縣,合清溪、程鄉溪等水,又北過永興之西,經耒陽縣東南,復北流過衡陽界,入於湘縣。蓋以水得名也。

馬水 ,出馬水鄉,舊傳有人見人乘白馬躍入水中,故名。流至小江口入耒

潯江水 ,源出安仁界,流至驁山鄉大陂市入耒。

大別水 ,《水經注》:「南出耒陽縣,北至酃縣入湖。肥水 出侯憩山,其水清澈,冬溫夏冷,西流入耒水。有大魚,常至五月輒一奮躍,水涌數丈,波襄四陸,魚奔迸隨水登岸,不可勝計,今呼為肥江。」

肥江 ,即肥水,出侯計山。

驁山江 即潯水,出安仁界。

鴉江 在興業鄉

「小江 」 即「馬口灘」 ,出《馬溪水》。

東湖 在耒水之東,周環三四里,可溉田百畝。西湖 在耒水西二里,其廣僅東湖之半,夏有芙蕖掩映,為縣奇觀。

磨頭灘 在縣南半里。灘頭有石磨,因名。石牌灣 在縣北十里。灣水逆抱,至此方下流。紫流灘 在城北五里。土色赤,水映之作紫色。雨瀨 ,在縣西南耒水中。《荊州記》:「歲旱,壅塞之則雨,若一鄉獨壅,雨亦偏應。」

靴洲 在耒水中,俗傳杜甫在洲飲醉,宿酒家,是夕水暴至,溺水。聶令使人求之不得,但得一靴,葬於洲上。考《舊唐書》,永泰初,楊子琳寇西川,蜀中大亂。甫以其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亂,乃愬沿湘流,遊衡山,寓居耒陽。甫常遊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聶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永泰二年,啗牛肉白酒,一夕卒於耒。元和中,甫之孫嗣業遷甫柩,歸葬於偃師縣西北首陽山前。元稹志甫墓,亦謂舟下荊楚,竟以寓卒,旅殯岳陽,後四十年始克葬。而銘詞謂「窆我子美於首陽山前」 ,則甫之卒葬地,史傳明甚,靴洲之說甚無謂。此蓋好事者為之,遂令前賢不獲考終之名,可慨也!

銅鑼洲 即驁山口。耒水直流,此為之障。蔡子池 在縣西南二里。漢蔡倫造紙處。湯池 在平陽鄉,有二泉,其水春夏溫,秋冬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