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巖 在縣北青臺山右。
雞冠巖 在萬陽山右,峰巒層疊如雞冠。團。倉巖 ,在縣西十里,有石孔如「倉。」
飛鳳巖 在七都。壁立千仞,如鳳之飛。
青石岡 ,離縣五十里。周匝蠶叢,巖壑碧擁,山陰溪流,亦險徑也。
瓜嵺 附永寧,亦近龍泉之山溪,順治戊子以來,兵寇出沒之區。
《鹿原坡 》,即炎帝陵。
雲秋水 在縣西四十里。《經》雲秋山下,東北流經縣治東,復折西北,合洣水入於湘。斜瀨水 出桂東大桂山,由九潭江至蛟潭、高瀧、老鴉、磨刀二瀧流於江。
河。漠水 源出黃拏潭,由水口至此會於斜瀨。沔渡水 源出萬陽山,流入漿源,達於茶陵江。常平鄉水 源出黃拏潭,西北流一百二十里,至陂江,合洣水,又西流三十里,合雲秋水。羅浮江 縣南五十里,產魚如麪條,味甚美。洣江 源出洣泉,合雲秋、沔渡二水北流一百里入茶陵。《水經》云:「洣泉出茶陵上鄉,西北過其縣西」 ,又西北過攸縣南,又西北過陰山縣南,又西北入於湘。《漢地理志》:「洣水七百里入湘。」 黃家灘 在晏公潭下。
晏公潭 在縣西五里。相傳有龍潛焉。上有晏公廟,石逕險隘,僅容一騎。明末,知縣程良騆甃石為門,題曰「巖疆鎖鑰。」
霍公潭 在月嶺下
陂江潭 在雙江口
感應潭 在黃溪路,極險惡。嘉靖四年,知縣易宗周始平之,更以今名。
跳魚瀧 在縣西三十里。瀑布飛湧,每值春月,魚皆懸空跳起。土人不用罾罟,而得魚盈篝。龍潭 ,在縣東北五十里。自上潦下十餘里,兩岸峽壁潭深如墨,四時寒霧霏霏。土人云:「下有窟數處,為龍穴。」
「眼鎔潭 」 ,離縣三十里。桃花浪高,瞿塘三峽,過者股栗,見者目眩。
龍甫潭 在一都。深不可測,傳有龍潛其下。蛟潭 在三都。相傳許真君逐蛟於此。
磨刀瀧 俗傳許真君逐蛟,磨刀於此。
老鴉瀧 在三都
攔瀧 在三都
下瀧 在五都,極險巇。嘉靖四年,知縣易宗周命匠鑿開,舟楫僅通。
南溪 在縣治南
桃溪 在縣南五十里。源出雲陽五洞,北流至此,合雲秋水,至茶陵合洣水入於湘西溪 ,在縣西。
中溪 漿溪 、黃溪 以上三溪俱在七都。
桃花澗 在縣治東桃源沖。
墳兜澗 在縣西五里
楊錢洲 在炎陵
檢田洲 在二都,土著多段氏。
洣泉 在縣東,即洣水源。合雲秋水,北流逕茶陵州之南,西北過攸,與容水、洋湖水會,入於湘。《水經》云:「泉不常見,遇邑政清明,年穀豐稔,其泉淅然如米泔瀑湧,疾者飲此多愈。」
《金沙泉 》在《桃花澗》之旁,內有沙如金。
鏡泉 :在縣治南,澄瑩如鏡。
酃泉 在邑之東城內。宋置縣,因名縣為「酃」 ,舊名龍王井,或傳即洣泉云。鳴玉泉 在縣儀門。嘉靖中,知縣易宗周鑿之,每夜靜,聲淙淙如鳴玉。
「龍王井 」 在洣泉坊,或云即洣泉。木王井 在新民坊。
桂陽州
大湊山 在州治西,周迴二十里,以商賈輻輳,故名。又曰「寶山。」 其上高寒,多積雪。
鹿頭山 在州治東,形如鹿頭。宋監使孫頎曉《形家》言,以湊山太高,修浮圖七級於上以配之,日久圮壞。明嘉靖中,巡撫顧璘按州,命知州李璁增修,累至四級而止。州民郭憲朝捐金成之,名曰「德星塔。」
高阜山 :在州治後。其上舊有「仰高亭。」
龍渡山 :在州治南三十里。蒼翠鬱蔥,蓋州之望山也。
白竹山 :在州治西南二十里。
芙蓉山 在州治西南。有奇石如林。宋進士黃照鄰子植讀書處。
晉嶺山 :在州治西八十里,與藍山界。有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