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9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卷目錄

 常德府部彙考二

  常德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六卷

常德府部彙考二

常德府山川考二    府縣志合載

桃源縣

綠蘿山 在縣南一十五里。山下有潭,上有巖,名綠蘿巖,即《道書》二十四福地。《水經》所載。東帶綠蘿山,頹巖臨水,懸蘿鉤渚,魚詠幽谷,浮響若鐘。八景中為綠蘿晴畫。或曰:「綠一作淥。」

桃源山 在縣南三十里烏頭村,約高五里,周圍三十二里。山下有桃川宮,宮旁有空心杉樹,根大數十圍,可坐數十人,相傳瞿童飛昇於此。宮後約百餘步,有煉丹臺。按《一統志》,「其西南即桃源洞,一名秦人洞,洞北有桃花溪。故老傳云,晉太元中,武陵漁人沿溪行,忽逢桃樹夾岸,復前行,得一山,山有小口,便捨船入。」 行數十步,豁然平曠,屋舍儼然,桑竹交通,雞犬相聞,男女耕種,怡然自樂。見漁人,驚問所從來,自云「先世避秦亂,率妻子來此,不復出,不知今是何世。」 漁人具言更漢、魏、晉。聞之皆歎惋。停數日,送出漁人誌之。太守即遣人隨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宋王安石《桃源行》:「望夷宮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避世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一來種桃不計春,採花食實枝為薪。兒孫生長與世隔,知有父子無君臣。漁郎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驚相問。世上空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為晉。聞道長安吹戰塵,東風回首亦沾巾。重華一去不復返,天下紛紛經幾秦。」

欽山 在縣南六十里。山如屏壁,舊有「欽山」 二大字,下有馬援所鑿「避暑」 二石屋。瀕江瞭高,石窟數十將領遺骸尚存。其旁有餘仙寺,郡人睢陽守於文徵修建寺,置僧田四十畝。寺倚石壁,崒嵂聳峙,旁有石梁,建大士閣於半壁。鑿新洞,建真武廟,前建馬伏波祠。太常龍君御復增飾之。今寺閣祠像俱廢,惟存舊址。或曰「餘仙」 ,即名「漁仙。」

聞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烏頭村。山下有溪。相傳晉黃道真釣魚,見桃花自溪流出,捨舟入洞,得聞神仙祕訣,故名。

穿石山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高都村。舊傳馬援曾穿石竅以避暑,今春夏水溢,則江水自中流出。

萬陽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高萬丈,居民常以上之。雲氣開合,占晴雨,遇旱禱雨即應。元時有僧結庵修道於上,後坐化去。今卓錫泉尚在。九首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大敷溪上有九峰。

壺頭山 在縣西二百里,與東海方壺相似。一名湖頭山。《水經》云:「沅水與彝水北流注沅彝山」 ,東接湖頭山,山高一百里,廣圓三百里,山下水中有新息、侯征五溪蠻停軍處。湖頭徑曲多險,其中紆折千灘。

將軍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兩山相對,形如將軍。

靈巖山 在縣北九十里蘇溪村。山下五洞相通,其旁為靈巖寺。昔人評《桃源勝景》,首推靈巖。方山 在縣北八十里,勢甚嵯峨。其上多產黃精、百合,奇花異草。頂有石洞,空嵌開朗,可容數百人。

馬鞍山 在縣北五十里。鹿田坪。山水秀麗。仙人山 在縣北八十里。莫溪港水出焉。丫柱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為小敷溪水之源。

高崖山 在縣南三十里,為延溪水之源。牯牛山 在縣南二百五十里,抵安化界,為怡望溪水之源。產茶,味清香溢。

金牛山 在縣西二十里,為延溪水之源。纛旂山 在縣北九十里。山勢雄偉,甲邑。觀穀山 連纛旂山,昔道士王觀於山北得石臼,日獲米七升。觀少之,為鑿其臼,粟不復出。焦林山 在縣西一百四十里。

古溶山 ,俗稱「牯牛山」 ,南二百五十里抵安化界,為怡望溪水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