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9 (1700-1725).djvu/94

此页尚未校对

滄港 在縣西,通大江,源從滄山發,合沅水。辰陽港 ,在縣北十里。

構陽港 :在縣東北十里。

洞庭夾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洞庭湖濱,往來舟楫候風之所。水大則由洪沾水,小則由此夾,皆可入湖。

武口 ,在中窖,有五水分流。

上窖 在縣北十里

中窖 在龍陽縣北十五里。

下窖 在縣北

龍打越 在縣北四十里。

賀家越 ,在縣東三十里。

柳兒越 在縣北

明月池 ,在縣東二百步。其水清澈,雖陰晦之夜,常見星月。

玉帶池 在縣儒學東,通于津水,縈環如帶。按《縣志》又傳「水有玉帶痕」 ,汲注器中,皆見今塞。放生池 在縣東城外舊僊翁堂沙洲畔。龍蛇池 在縣南六十里金牛山下。

白蓮池 在縣僊翁堂沙洲畔。

得勝池 ,在縣西十里。

芳芷泉 在縣南十五里。

流德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

玉漿泉 在縣西三十里。

毓德泉 在縣南六十里。

澄清泉 在縣南七十里。

明堂井 在縣西北

長寧井 在縣東

僊隱井 在縣東一里

神惠井 在縣東北二里許。

冷水井 在邑西南

雞鳴井 在邑西

沅江縣

赤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為洞庭右翼,高聳雲霄,綿亙數十里。唐天寶中,改為蠡山,上有范蠡廟。其妻武陵娘子亦有祠。

金雞山 ,在縣赤山下。

明山 ,在縣東五十里湘陰界,屹然江濱,上有古寺明泉。

「歇馬洞 」 ,在赤山下。

七僊洞 ,在縣北一里,今為「景星寺。」

赤江 在縣東一里。岸有赤土如硃。

芷山 ,在縣西南。瀟湘分派,逆行數十里,北會鼎水,入于洞庭。沅有白芷,故名芷江。

沅水 在縣。自富池傍湖分派,逆行新窖,至倒水港,故名「沅水。」

石溪湖 在縣南半里。民多漁此,獲利甚大。鶴湖 ,在縣東三十里。曾有鶴集於此。

龍池 在縣南三十里。舊傳有龍潛此,故名。洞庭湖 ,在縣東北一百里。其湖跨澧、岳、湘陰界。《山海經》云:「洞庭乃沅、澧之交,瀟湘之淵。」 去縣七十里為洞庭夾。

天心湖 在縣西北四十里。

寒潭 在縣南一里。俗傳東漢嚴子陵嘗遊釣於此。

龍硤港 :在縣南三十里。下有龍潭。

角碧口 在縣東二十里。其水盤迴,似碧僊。鵝嘴 ,在縣東二十里。

蓮花池 在縣東北一里。

水利附

本府。武陵縣附郭。

槐花堤 在府治西半里。外濱大江,內瀦龍坑,每遭水決則四溢,府後諸村大傷禾稼。近歲屢築屢決,勞費不貲。乃於堤西建新石櫃,以殺水勢。

皇清康熙七年,本府同知孔斯和親督修築常德衛。

守備張靖修石櫃,而堤可固矣。

柳堤 在府治,自東門外通至北門,即便河岸也。民間宅墓雜處。明太僕寺正卿王佐祖塋亦在其上,歲久民墓穿塌。

皇清本府通判王興禹捐發貲財募工修築《一以固》

隄防一以保諸墓云

花貓堤 在府治清平門外二里許。外臨大江,頻年衝決不一,武陵縣例出工費以修。

皇清康熙七年,縣丞夏曰瑚親督修築。

南湖堤 在府治西二十里,係滇黔上下官道。趙家堤 ,在府治西二十里,濱大江。

皇清康熙七年重修。

金雞堤 :在府治西南四十里。石砌宛然。相傳為鼎城故址,今亦無據。

烏雞堤 :在府治東十里,濱於大江。邇來水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