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25

此页尚未校对

膳,而唯以供貢士,各識於村坊,名鄉貢,過省莊,月征 歲斂,聚三十年。是歲得貢之士,若勉舉而試,若寄舉 而試,若宗子由胄監而試,有官命者由府廳而試,彼 贏三年之糧矣,可無累也。嗟夫!上有志於求士,士不 免自求口體之奉,士之應上之求,其視再拜而受、三 揖而進者固異矣。然官足其養而無自求之累,保其 天和,存其「正性」,從容整暇以應上之求,則精神內固, 志氣外鬯,於是發其抱負,達其聞識,充其倫類,今日 之不為苟合急售者,他日庶幾乎名卿大夫之列也。 是亦《觀頤》之義。雖然,是田也,不常有也,亦不多有也。 申儒既造其端矣,後有賢使者、有賢侯者,增而益之, 始足以書作定額。

《周氏龍津書館記》
前人

「世之宅幽處勝者,往往騁花柳之媚,詫泉石之美。貴 家有之,為燕樂嬉遊之所;方外得之,為虛無寂靜之 境;窶人逢之,為繩樞甕牖之所。二者皆不能挹其秀, 發其奇,茹其華也。」鼎邑龍陽之循市,有滄浪山,隆阜 迤坡,或昂而藏,或聳而伏,有三尖山。列山之南,有良 山、金牛山。聯山之東北,水自滄浪山三尖出焉。周氏 之祖府君德元,與淳熙丞相文忠益公同源而異派 也。自江右遊湖右至其地,將度書館而力不逮。府君 之子遹富生三孫,曰訢、曰詳、曰詢,因筆之以文,而俾 遂其志焉。是地也,群山四挹,而左右顧望,賓從拱揖。 滄浪水橫其前,演迤如帶,澄潔如鑑,上下交映,遠水 環接。俗子巧夫,以智力求得而不能者。今不謀而得, 陰陽家以為地之勝也。而試禮部、試賢閣、登仕版,皆 有人焉。若升於天子,則未也。訢之孫應丁,詢之孫邦 直、邦寧,訢之曾孫輗,遂能作柱衡椽,以成前人之志, 賓禮賢士,為師為友。歲在庚午,應丁與薦,時人讙曰: 「周氏愈有聞也。」或曰:「周氏書館果得地之勝也。」至丙 子,邦寧之子轔又薦,己卯,範又薦。時書館以風雨壞, 邦寧執二子之手而告之曰:「吾家業儒,書種固在,書 館不可毀,爾其成之。」乙酉,轔又薦。庚寅歲,範鳩材命 工,以繼先志。前後三楹,列為四齋,取四教之義,名之 曰「博文」、曰「篤行」、曰「懷忠」、曰「守信。」中通以廈,旁翼以廊, 廚舍僕室,無一不備。歲辛卯,訢之孫琰薦申儒實身 為之勸駕,郡人盛稱書館卜地之驗,而周氏歲薦不 乏人也。申儒於是書「龍津書館」扁之,因邑以名,且有 取乎滄浪之水。歲乙未,轔遂登進士第,書館於是有 光焉。蓋講道明德,存仁遵義,其功用弘矣。居今之世, 蓽門窮巷,焦然愁苦,則願車馬被青紫,競率先焉。舍 是無以自達也。而苟延朝夕者,患無其志。「志立矣,而 備書傳誦者,患無其力;力給矣,而奔走托處者,患無 其地。」今府君有其志以詔後,有其力以裕後,有其地 以垂後。後之為兄弟者,角其能,捐其貲,遵奉先訓而 成之,裕善助賢,天卒有以遂其始志,是可嘉也。彼陰 陽家卜山卜水,世卒以為窈冥之論,儒家者流莫之 與也。至若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度其隰原,見於《詩》詠, 夫子取焉。然水之有流泉,地之有隰原,其果係於相 宅也乎?夫滄浪之水與山秀,可以挹,奇可以發,華可 以茹。非花柳之媚,泉石之美,始娛耳目,宜乎崇梁有 閱,扁題有揭,乃轔遂釋褐於天子之廷也。山也水也, 是之取爾。且蓽蕗藍褸楚之謂也。鼎為建黔中地,非 美化所及也。而杞梓皮革,自楚以往,雖晉之名卿士 大夫不若焉,則自州而國,非前日比也。暨我朝宅汴 處京,混一阜繁,鼎乃通吳、蜀、楚、粵之會,以達於王畿 焉。為士者聞見殫給,智識超邁,通都大儒,藏書至院, 絃誦連璧。自淮水中裂,而荒墟僻野,水絕土斷,幾為 陋郡。申儒為守為憲,泉流乎院之涯,車馳乎障之巔, 未嘗不慨歎焉。然則俗樸而民淳,山川之清俊所啟 也。府君自中州而至其地,良有以也。雖然,前人望於 後人者,積累非一日之事矣。彼其自我朝佃業而來, 非有立錐地也。夫一旦舍闤闠而處荒寂,經營締建, 卜吉度宜,蓋亦勞於心矣。而拳拳一念,惟乃子孫創 乃業,垂乃統,深屬意焉。至於取「進士第,始見於百年 後,亦可謂難矣。轔固有以承先訓也。繼轔之後者,其 知勉焉。周氏之盛,安可量乎!」申儒以是年入為祕書 郎,會轔第而得歸,因言書館山水之勝,且頌前人營 卜之勞,詳試之美。若夫厚其師友,達其聞知,充其倫 類,不徒於枝葉而及其本根之大,不徒於利祿而固 其性命之地,則「其後必有達人也。」申儒尤有望焉。

《善卷祠記》
李燾

皇宋開禧改元,歲在旃蒙赤奮,若重陽日。提刑兼府 事,建高蹈先生祠於常武之德山,而為記曰:「日出而 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 天下為也。」此非莊周所載善卷對舜之言乎?武陵有 善卷壇,辰溪有善卷塚,此非李吉甫《元和郡志》載善 卷游戲之所乎?在隋則刺史樊子蓋慕卷之德,改此 山為善德山,名壇宇曰善德觀。在我朝大中祥符,則 以詔加先生之封祀之。政和則賜號遁世高蹈先生。 淳熙五年,則巽岩作《善卷壇記》。今壇宇雖不存,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