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85

此页尚未校对

「延熹三年冬十二月,武陵蠻寇江陵,車騎將軍馮緄討,皆降散。荊州刺史度尚討長沙蠻,平之。」 按《本紀》云云 。按《南蠻傳》,「永壽三年十一月,長沙蠻反叛,屯益陽。至延熹三年秋,遂抄掠郡界,眾至萬餘人,殺傷長吏。」 又「零陵蠻入長沙。冬,武陵蠻六千餘人寇江陵,荊州刺史劉度、謁者馬睦、南郡太守李肅皆奔走。肅主簿」 胡爽扣馬首諫曰:「蠻夷見郡無儆備,故敢乘間而進。明府為國大臣,連城千里,舉旄鳴鼓,應聲十萬,奈何委符守之重,而為逋逃之人乎!」 肅拔刀向爽曰:「掾促去,太守今急,何暇此計!」 爽抱馬固諫,肅遂殺爽而走。帝聞之,徵肅棄巿,度、睦減死一等,復爽門閭,拜家一人為郎。於是以右校令度尚為荊州刺史,討長沙賊,平之。又遣車騎將軍馮緄討武陵蠻,並皆降散。軍還,賊復寇桂陽,太守廖祈奔走,武陵蠻亦更攻其郡,太守陳奉率吏人擊破之,斬首三千餘級,降者二千餘人。

五年秋八月,零陵蠻叛,寇長沙。冬十月,武陵蠻叛,寇江陵。南郡太守李肅坐奔北,棄巿。辛丑,以太常馮緄為車騎將軍討之。十一月,馮緄大破蠻於武陵。

按《本紀》云云 按《南蠻傳》,不載 。按《馮緄本傳》:緄遷廷尉太常,時長沙蠻寇益陽,屯聚積久,至延熹五年,眾轉盛,而零陵蠻賊復反應之,合二萬餘人,攻燒城郭,殺傷長吏。又武陵蠻夷悉反,寇掠江陵間,荊州刺史劉度、南郡太守李肅並奔走荊南,皆歿。於是拜緄為車騎將軍,將兵十餘萬討之。詔策緄曰:「蠻夷猾夏,久不討攝,各焚都城,蹈籍官人。州郡將吏,死職之臣,相逐奔竄,曾不反顧,可愧言也。將軍素有威猛,是以擢授六師。前代陳湯、馮傅之徒,以寡擊眾;郅支、夜郎、樓蘭之戎,頭懸都街;衛、霍北征,功列金石:是皆將軍所究覽也。今非將軍,誰與修復前跡?」 進赴之宜,權時之策,將軍一之,出郊之事,不復內御。已命「有司,祖於國門。《詩》不云乎?『進厥虎臣,闞如虓虎。敷敦淮濆,仍執醜虜。將軍其勉之』!」 時天下饑饉,帑藏虛盡,每出征伐,常減公卿奉祿,假王侯租賦。前後所遣將帥宦官,輒陷以折耗軍資,往往抵罪。緄性烈直,不行賄賂,懼為所中,乃上疏曰:「勢得容姦,伯夷可疑;苟曰無猜,盜跖可信。故樂羊陳功,文侯示」 以謗書,願請中常侍一人監軍財費。尚書朱穆奏「緄以財自嫌,失大臣之節」 ,有詔勿劾。緄軍至長沙,賊聞,悉詣營道乞降。進擊武陵蠻夷,斬首四千餘級,受降十餘萬人,荊州平定。

六年秋七月,武陵蠻復叛,太守陳奉與戰,大破降之。

按《本紀》云云 。按《南蠻傳》不載。

靈帝建寧二年秋九月。江夏蠻叛。州郡討平之按本紀。及《南蠻傳》同。

光和三年夏四月,江夏蠻叛。

按《本紀》云云 。按《南蠻傳》,「光和三年,江夏蠻復反,與廬江賊黃穰相連結十餘萬人,攻沒四縣,寇患累年,廬江太守陸康討破之,餘悉降散。中平三年冬十月,武陵蠻叛,寇郡界,郡兵討破之。」

按:《本紀》及《本傳》同。

五年冬十一月,巴郡《板楯蠻》叛,遣上軍別部司馬趙瑾討平之。

按《本紀》云云 。按《南蠻傳》,「巴郡黃巾賊起板楯蠻夷因此復叛,寇掠城邑。遣西園上軍別部司馬趙瑾討平之。」

太祖元嘉二十八年,「西陽蠻殺南川令劉臺并其家口。」

按:《本紀》不載 。按《宋書豫州蠻傳》,「豫州蠻者,廩君後也。」 盤瓠及廩君事並具前史。西陽有巴水、蘄水、希水、赤亭水、西歸水,謂之五水蠻,所在並深岨,種落熾盛,歷世為盜賊,北接淮汝,南極江漢,地方數千里。元嘉二十八年,西陽蠻殺南川令劉臺,并其家口。

二十九年,新蔡蠻為寇,沈慶之討平之。

按《本紀》:「江蠻為寇,太祖遣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等伐之。」 按《豫州蠻傳》,「二十九年,新蔡蠻二千餘人破大雷戍,略公私船舫,悉引入湖。有亡命司馬黑石在蠻中,共為寇盜,太祖遣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率江、荊、雍、豫諸州軍討之。世祖大明四年,又遣沈慶之討西陽蠻,大剋之。」 按《本紀》不載 。按《豫州蠻傳》,世祖大明四年,又遣慶之討西陽蠻,大剋獲而反。司馬黑石徒黨三人,其一人名智,黑石號曰「太公」 ,以為謀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