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給錢償之。」 帝從其言。

孝宗乾道元年,宜章峒賊李金等復作亂,遣兵討捕之。

按《本紀》云云 按本傳:「乾道元年,宜章峒賊李金陷郴州,焚桂陽軍,州將棄城遁衡州調常寧縣兵救之,弗克。世忠峒李昂霄者,率壯丁禦賊,民恃以安。湖南提舉常平鄭丙請發鄂渚軍討賊,平之。昂霄以功補承節郎,管轄衡州常寧縣溪峒,及官其子當年俾後得襲職。」

三年,靖州界猺人作亂,詔荊、鄂駐劄會屯戍官合擊之。

按《本紀》不載 按本傳:三年,靖州界猺人姚明教等作亂,詔荊鄂駐劄明椿選將,率精銳千人,會屯戍官合擊之,能立功者有厚賞。八月,詔平溪峒互市鹽米價聽民便,毋相抑配。其猺人歲輸身丁米務平收,無取羨餘及折輸錢,違者論罪。十一月南郊禮成,詔以緣邊溪峒州縣失於拊循,致懷反側,或逃竄山谷,其在「赦恩以前,並加寬宥。能復業者罪,一切置不問。互市如故,悉聽其便。守臣常加撫問,以稱綏遠之意。」

四年二月,詔「禁沿邊姦人毋得越逸溪峒,誘致蠻獠,以侵內地。」

按《本紀》不載 。按本傳,四年二月,詔湖南北、四川、二廣州軍,應有溪峒處,務先恩信綏懷,毋弛防閑,毋襲科擾,毋貪功而啟釁。委各路帥臣監司常加覺察。是月,詔禁沿邊姦人毋越逸溪峒,誘致蠻獠侵內地,違者論如律,其不能防閑致越逸者亦罪之。湖廣總領周嗣武言邊事如二年四月之詔,帝嘉納之。是歲,田彥古死,子忠佐襲職,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散騎常侍、「知《溪峒安化州》、兼監察御史、飛龍騎尉。」

六年辛丑,沅州猺人相讎殺孫叔傑,出兵擊之按《本紀》,「六年辛丑,沅州猺人相讎殺守臣,孫叔傑出兵擊之,失利。猺人進迫州城,安撫司諭解之,叔傑尋抵罪。」 按本傳:「六年,盧陽西據獠楊添朝寇邊,知沅州孫叔傑調兵數千討之,敗績,死者十七八。初,猺人與省戶交爭,殺二人死,叔傑輒出兵破其十三柵,奪還所侵」 地,於是猺人相結為亂。諸司請調常德府城兵三百人益官兵三千人,合擊討之,宰臣虞允文奏曰:「蠻夷為變,皆守臣貪功所致。今猺人仇視守臣,若更去叔傑,量遣官軍,示以兵威,徐與盟誓,自可平定。」 帝允其奏,俾葉行代叔傑開示恩信,諭以禍福,遂招降之,邊境悉平。前知武岡軍趙善榖言:「武岡與湖北、廣西鄰壤,為極邊之地,溪峒七百八十餘所,七峒隸綏寧縣,五溪峒隸臨江縣。紹興三十年,減冗員,改縣為臨口砦。然五峒之猺,俗尤獷悍,釁生毫髮,則操戈相讎,砦官不能為輕重。況本軍巡防砦柵,惟真良三門、兵溪、香平有土軍可備守禦,餘有官無兵,其闕硤、武陽等砦設巡檢二員,徒費廩祿。以臣所知,宜復臨《口砦》為縣,則猺蠻易於制服;汰去冗員,則官廩亦無虛費。實邊郡之利也。」

七年,辰州章才邵奏「歲增給民錢一萬」 ,詔詳議以聞。

按《本紀》不載 。按本傳:七年,前知辰州章才邵上言,「辰之諸蠻與羈縻、保靜、南渭、永順三州接壤,其蠻酋歲貢溪布,利於回賜,頗覺馴伏。」 盧溪諸蠻以靖康多故,縣無守禦,犵狑乘隙焚劫。後徙縣治於沅陵縣之江口,蠻酋田仕羅、龔志能等遂雄據其地。沅陵之浦口,地平衍膏腴,多水田,頃為猺蠻侵掠,民皆轉徙,而田「野荒穢,會守倅無遠慮,乃以其田給靖州犵狑楊姓者,俾佃作而課其租,所獲甚微。楊氏專其地將二十年,其地當沅、靖二州水陸之衝,一有蠻隙,則為害不細。臣謂宜預為之備。」 靖康前,辰州每歲蒙朝廷賜錢七萬貫,紬絹布共八千一百疋,綿一萬七千兩。是時,本州廂禁軍一千四百餘人,沿邊一「十六砦土兵六百餘人,皆可贍給。其後中外多故,今歲賜止得一萬二千緡,而本州財復匱乏,無以充召募之費;禁軍止二百一十餘人,諸砦土兵止一百五人,甚至砦官有全無一兵而徒存虛名者,其於邊防,豈可不為深慮!若歲增給民錢一萬,俾本州募強壯禁軍或效用二百人,分屯瀘溪等處,以防諸蠻,庶使邊患永消,可免異時調遣之費。」 書奏,詔湖北帥臣評議以聞。是年,申嚴邊民售田之禁,守令不能奉法者除名,部刺史常加糾察。

八年,陳乂疏言「蠻獠不時竊發,宜重守臣之選。」 上從之。

按:《本紀》不載 。按本傳:八年,知貴州陳乂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