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1 (1700-1725).djvu/120

此页尚未校对

人,以石投之,則有風雷之變,今名為「呼豬峽。」

丹桂鄉瀟水旁有龍巖,龍潛其中,若聞巖中有龍吟 聲,則其鄉必有登賢書者。

洛陽山,漢舂陵侯故祠址,前有白竹夾道生,遇風則 梢自掃地,如或為之揮霍者。

《豬迷》在娥皇峰下。春間豬孳育,有過者,或取其子,輒 迷路不得歸,必反子乃還。

《東安縣志》:「石花在淥埠渡左,花開石上,如蓮映水色 赤,開則為科目之兆,歷驗。」

永州府部外編

《寧遠縣志》:「昔舜帝南巡至九疑,每樂奏九成,則有鳳 儀獸舞之異。一女子頗解音律,效為韶歌,極其柔婉。 近傳韶歌自此始矣。」

天燈樹,即舜祠前左右杉也,共十六株,大數圍,長百 丈。常見有天燈照明其上。或云:蓋木之精明所現然 也。

《太平樂》:相傳象受封於有庳,舜情不自已,制小笛,令 人依《韶》韻協奏,以壯其行,象悅。

《府志》:「晉咸和七年,九德人袁榮家牛產犢,兩頭八足, 二尾共身。桓元之國,在荊州詣刺史殷仲堪,行至鶴 穴,逢一老公驅青牛,形色瓌異,元即以所乘牛易取。 乘至零陵涇溪,駿駛非常,息駕飲牛,牛逕入江水不 出。元遣人覘守,經日無所見。後元被誅。」

《零陵縣志》:齊時零陵安明寺有古木,伐以為薪,木理 自然,有「法火德」三字。

《道州志》:「唐刺史陽公城,左遷州時,行至襄陽,有五老 人鬚眉皓然,衣冠甚偉,自云舂陵人來迎。問其所居, 曰:『在州城西北五里。陽公慰勞之,與以縑帛各一。公 至,問之,無其人,但云西北有五龍井。公往視之,見一 井有縑帛五,乃昔所與者,為立廟祀焉。大觀中,賜廟 號崇應。政和中,封五侯爵,曰壽靈、壽通、壽寧、壽成、壽 應』。」

舂陵苦旱,道士陳惟靜誦《龍王經》,於月巖禱雨,遇老 嫗曰:「上帝敕命封江,不得施雨。」陳乞之,嫗遂舉案上 筆點硯池,水灑成雲雨,忽失所之。三日後,陳見一巨 蛇死於巖西,蓋帝罰也。陳因葬之,有小蛇五繞墳,遂 化為五龍去。土人因為之立廟云。

《零陵縣志》:「永州通判廳軍員毛景得奇疾,每語,喉中 輒有物作聲相應。有道人命學誦《本草》,藥名至藍而 默然,遂取藍捩汁飲之,少頃,嘔出肉塊,長二寸餘,人 形悉具。劉襄子思為永倅,親見其事。」

柳應辰在郡,夜讀書,有物引手入窗,柳援筆書字於 其手而去。明日見於州治後古槐上,遂伐之。

陶弼,永州人,游吳中,舟行,忽雙鯉戲溪上,佇觀之,傍 一老父曰:「此龍也,行且鬥,君宜亟去。」去百步許,雷大 震,而岸圮木拔,溺二十餘艘,而弼舟獨完。

趙康靖公《見聞錄》載:歐陽永叔說,永州有一亭,為火 所燒,獨存一柱,柱根下倒刻三字云:「謝仙火。」好事者 問何仙姑,仙姑,永州之異人也。仙姑曰:「此雷部中有 姓名夫婦二人,所長纔三尺,潔白如玉,其名謝仙,主 行火者。」謝仙,一云兄弟,一云夫婦,不可致詰。然其為 火神,容或然矣。

宋時宜陽鄉一夕忽有神人造屋三十六間,壁瓦皆 具,不測其為何氏居焉,至今鄉人呼為魯班屋。 宋狄青奉命討儂智高,道經零陵,問何仙姑,姑云:「汝 誤殺人,有索爾命者。」青懇求解,姑與膏藥一貼,囑曰: 「逢癰便貼,癰破膿出。」遂行。至道州,宿龍母廟,留甲冑 在廟而去。至廣攻邕城,青悟仙姑隱語,遂將前授膏 藥貼邕城上,邕城遂破,智高果出奔大理。後郴寇流 劫營樂,望見旌旗遁去。傳云「狄將軍屯兵於此」,問之 無蹤,人始知為青英靈焉。今有廟祀之。

歐陽國輝,宋咸淳九年,因過茶溪源,迷路,誤入巖中, 遇二仙對奕,問之不語。後得仙姥開關,示以大路,乃 與仙桃九顆。元大德八年,郡守蒲靜齋遊此,因名「仙 桃巖。」

神木在州治南門外,橫亙江中,不知何年沉壅於此, 其長俱不可測,獨露巨梢於水南晏公廟之河下。相 傳有神人拽動,南城為之震。蓋神木也。每至秋冬,江 水清淺,人皆見之。

《寧遠縣志》:「樂器在高士巖下。昔有獵者過巖下,遇群 豕逐而入巖,失其所在,因掘之,得樂器一部。」

《零陵縣志》:成化中,永州知府楊誠赴任,途有永州太 守來拜,問其故,云是新除。楊疑之,彼言各行其事,無 相妨也。楊知是城隍,別去。及扺郡泊舟,其舟亦至,彼 此相拜如前,吏卒不之見也。在任每行香則神迓於 二門,僚屬皆不見。一日入門,見廊下有婦懸一足,問 是何人,神言:「羅三守之婦也。天命譴責,吾不敢違。」楊 問何可解,神言:「燒《解冤結經》千卷,即可也。」楊以告羅, 時內患足痛,從之即愈。然自是神不復見。又楊但遇 郡有疾,令人持符水,以桃枝上門驅逐,即愈,號打鬼 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