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1 (1700-1725).djvu/2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卷目錄

 永州府部彙考四

  永州府山川考三水利附

  永州府城池考

  永州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七十四卷

永州府部彙考四

永州府山川考三    府縣志合載

江華縣

半逢山 在縣南。有水流至半瀧,與沱水合。禾田山 在縣東南。高不可登,下多沃壤,故名。豸山 在縣東,一名蟆拐山,堪輿謂「水口禽星。」 冬冷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接賀州界。秦山 一名吳望山,在縣南五十里。秦人避亂於此。其下水流嗚咽如秦川,故名。

沱山 在縣治後西南隅。其山三島相連,委曲盤旋,故名沱。其二島稍低,一如鸞之舞,一如鳳之飛。其一聳大凌霄,周迴約四十餘里。其源發自永明黃沙嶺,土人謂之沱嶺,又謂之大同嶺。古有名「三華」 ,即此山也。古又有五嶺之稱,曰「芒嶺」 ,居其一。今大同鄉有「白芒橋」 之號,亦因此山而名之也。

歌父山 :在縣治東南九十里。《荊山記》:「馮乘鄉有善歌者,聲振林木,故名。」

陽華巖 在縣東南五里。山峻而秀,巖下有水。元次山為之銘。又有《招陶別駕家陽華詩》。獅子巖 在縣南二里。黃潛有記。

奼巖 在縣西十里。巉崖峙秀,內有小溪,即蔣大士坐化處。

高明巖 在縣西一里。洞前有石如伏龜,右有石如拱猿,天然可愛。半山有《磨巖記》。

秦巖 ,在縣南五十里吳望山之下。

金剛巖 在縣東南百里。沿崖三十丈至巖口,有石,卓然如巨人。

白泉洞 在縣西五里。下有井,大旱不涸。暖谷 ,在縣西五里寒亭之側。宋邑尉成紀、李伯英始得其處。治平中,蔣之奇、沈儀有銘,有詩。「雖盛寒入谷,其氣溫然」 ,故名。

沱水 ,出九疑山石城峰,眾水所會,行數里別而為二,又十里合而為一。

砅水 ,出九疑女英峰,在縣東北八十里,與沱水合。其源多石,湍急有聲,故名。

洑水 ,出九疑桂林峰,北流七十里合沱水,與寧遠縣同。

湎水 ,出禾田山四十里,與沱水合。

半逢水 ,出半逢山,流至半瀧,與沱水合。按此水即麻、貝二江之水。東河水自錦田嶺東流來,此水自半逢會入東河,故云「半逢水。」

秦水 出秦山西南流五十里,與冬冷合。冬冷水 ,出冬冷山。

折水 ,在縣西南。出賀縣界,東流四十里,與冬冷水合。

宜遷水 ,出連山縣昆吾山,流八十里,至縣東南,經宜遷村,與沱水合。

洄溪 在縣南十三里。四山之間,泉甘宜稻。元次山有《宿洄翁宅》詩,又「洄溪招隱者。」

不老泉 :在縣南四十里從化鄉洄溪間。其處產洄溪蘭。

龍泉 在縣西北十里,源流不竭,極溉灌之利。《新田縣》。

鳳凰山 :在東門外里許,原名鷓鴣山。張恂以其在治左,有鳳凰千仞之象,故易今名。

臚山 :在城東北十五里。平原曠衍,突起一峰,高出群山之外,秀如文筆。

掛榜山 去城東十里,木石森列,蒼翠清幽,望之如虎榜高懸,故名。

鰲魚山 :在南關五里許。兩水夾送,中涌一山,其形似魚遊水面,因以「鰲魚」 呼之。

馬頭山 在城南水口。其山高削,久雨之後有紅砂流出,細如粟米,晴則不見也。

青龍山 :在城西南十五里。草木青鬱,其形如龍。上有水泉,清冽可飲。

七賢山 :在城南二十五里。山嶺有古剎一所,神像七座,相傳為「七賢」 云。其名失攷。

萬華山 在東南三十里南鄉下漕洞。何嵩、何嶽二人修真於此。宋乾道元年,封其山曰「萬華」 ,至今殿閣遺址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