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1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堂三間,後堂一座,本縣庫在堂右,架閣庫在堂左。竹樓一座,譙樓三間,儀門三間,戒石亭一間。寅賓館在儀門外。土地祠在寅賓館後。旌善亭在譙樓外左,申明亭在譙樓外右。煥然壯觀焉。典史署 在縣堂右。明季兵燬,今暫將黃、劉二公生祠改作衙署。

布政分司 在縣治東

按察司 在縣東。明知縣梅叔度建。丁亥,兵燬。

皇清康熙五年重建。

府館 在縣前,萬曆二十年重修。

桐口公館 在縣東三十里。

白象巡檢司 在縣西南四十里。知縣梅叔度建。嘉靖二十八年裁革。

桃川巡檢司 在縣西四十里。知縣梅叔度建。白面墟巡檢司 在縣西十五里。知縣梅叔度建。歲久傾圮,今賃民房居住。

枇杷倉 在枇杷所

桃川倉 在桃川所。今俱屬流官千總管。永慶倉 ,在儀門右。久廢。

預備倉 在縣堂東北,久廢。康熙三年秋,重建「預備倉」 一座、三間;亭一座,在縣堂左。

陰陽學 在縣東街。舊宇頹廢。萬曆二十年,知縣胥從化重修。今又倒塌。

醫學 在縣東街後。倒塌,與陰陽學同署異舍,今傾圮。

僧會司 在縣西西經寺,今與寺並廢。

養濟院 在厲壇左邊,今廢。

江華縣治 ,天順六年建置。中為正堂,左貯儀仗冊籍,右為庫房,堂下東設吏、戶、禮、承發四房,西設兵、刑、工、架閣、鋪長五房,堂下為甬道,兩旁建皂隸亭各一所。堂後為陽春堂,堂左為書樓一座,堂後為寢室,室前大門一座,左耳房一所,室後有思政樓,高四丈許,週圍磚石包砌,儀門三楹,大門三楹。寅賓館在儀門外,前廳三楹,左旁耳房一座,為抄案所。右樹大門。後屋三楹,左右耳房各一座。福堂在儀門之右。旌善亭在大門外左。「申明亭」 在大門外右。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南,萬曆三年建。正廳五間,東西兩廊各三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後堂三間,串堂一間,東西耳房各三間。

府館 在縣東。嘉靖辛丑創建。通判周子恭《記》。錦田巡檢司 在縣南九十里,明洪武間創。錦岡巡檢司 在縣南六十里,原係軍堡,洪武十九年改為司。

濤墟巡檢司 在縣南一百里。洪武十三年創。隆慶四年,知縣蔡光申革。今衙舍無存。

廣積倉 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府館後。」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東。

僧會司 在法隆寺

道會司 在重元觀

養濟院 在縣東

新田縣治 在北門內,左右四望,諸山遙向,群峰環拱,形家所謂「前有天馬,後有翠屏」 ,居高臨下,誠莫善於此也。司馬張恂定基於此,中立三楹為堂,內為直堂,為後堂,寢室三楹,耳房、火室各三楹。堂前重立三楹,以代捲棚及皂隸房。甬道左右各三楹,六房吏書居之。前為儀門,門左三楹為福德祠,又前為頭門。外則蔽以屏壁,繚以周垣,其費皆出自民間。不數年而鼎革,止存敗瓦。順治丁亥,掃蕩,湖南縣始平。至丙申,知縣沈維垣始為葺治,重修儀門三楹,扁其堂曰「修巳愛民」 ,又曰「天鑒在茲。」 堂後左旁立三小楹,為靜理案牘之堂,顏曰「來青軒。」 久之頹廢。康熙丁未春,知縣鍾運泰重建頭門三楹,左右六房各五楹。自堂及後衙諸務整理,皆自捐俸;題堂曰「親民。」

典史署 在福德祠左。為門、為堂,為後堂寢室。因兵燹半圮,順治辛丑,典史石進表漸次修葺,復設火室、草房三間,藩以土牆,而規模略就。巡檢司署 距治三十里,額設於白面寨,原編有「弓兵二十五名。」 自明末己卯分設新邑,其寨轄在南鄉境內,因屬焉。時巡檢員缺,遂將俸食改給典史。兵燹鼎革,節奉裁汰,雖具文屢請,未蒙允行,至今巡檢官存而俸役實闕。康熙己酉,巡檢黃在中遷地自建,

公館 在縣治東北隅。門堂各三楹,後為寢室,左右耳房,周翼以垣。康熙庚戌夏,知縣鍾運泰創建,以備經臨駐節。

儲積倉 在東門內。初止二楹,康熙丁未,知縣鍾運泰復建三楹。以逼處文廟,嵐氣蒸薰,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