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1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

堆貯。因於己酉之秋,捐俸買縣治南老營地一區,庀材鳩工遷之。

僧會司 。在十五寺中。選舉有行,高僧司之。故無定所。

永州府學校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

永州府學 。唐韋宙因「紅蕖亭為夫子廟,後遷愚溪。宋慶曆中,詔天下立學,柳拱辰移建郡東山麓,嘉定郡守趙善謐徙下之,刱講堂於左,上為御書閣。郡守王佐請於朝,乞監書藏之。」 講堂前列四齋,別立一齋於東,以待宗子。西南為射圃,郡守趙希楙復增廣之,教授皮龍榮增刻文籍於閣,廟門有石如雙鳳,皮龍榮建亭於臺下,張栻有記。永嘉木天駿來分教,立先賢祠。開慶間兵火,書籍焚失。景定間,教授吳之道增置總管毛伯帖木兒、教授徐思敬,始置樂器殿,前刱亭臺。至正間,殿堂頹圮,同知野先海涯、教授黃雷孫繪塑聖賢像。未幾兵荒。丁未,平章阿思蘭從教授胡鑑之撤而新之。明初,詔天下皆建學。辛亥,知府劉泰重修禮殿齋舍。戌午,僉憲曹衡闢天梯臺故基,創堂屋三間,為教授宅,左右翼以齋舍。壬戌,撥入膳學田糧一千石,復興春秋丁祀,新置祭器,創米廩祭器庫及公廚、宰牲房。成化間,明倫堂火,僉憲張輗復建。弘治癸丑,殿堂就圮,知府姚昺重修,次年復修。嘉靖戊午,又重修焉。右為大成殿,左為明倫堂,下為東西廡,為戟門,為泮池而橋焉。東為名宦祠,西為鄉賢祠,前為櫺星門;堂下為四齋:曰志道、《據德》《依仁》、「游藝。」 前為儒學門。正殿左為教授廨,為儀門,右為訓導廨,殿後為啟聖祠,為敬一亭,為射圃,為杏壇,後復就圮。萬曆乙未冬,知府林士標再遷今址。右為大成殿,下為東西廡,前為戟門,為櫺星門,為泮池,左為明倫堂,下為齋,前為儒學門,而儀門居左焉。殿東為鄉賢名宦祠,為啟聖祠,為敬一亭,為土地祠,為訓導廨。堂西為教授廨,為太極亭,為「訓導廨。」 射圃則在廟後,然皆殘缺不整。至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府柯弼重修,極其美富,勒石。

記之

濂溪書院 順治十四年,知府魏紹芳鼎建。社學 在濂溪書院左,順治十四年,魏紹芳建。義學 ,在濂溪書院右,亦魏紹芳建。

府義學 在分守道司前,即永州衛經歷司舊署。康熙二十五年,郡守柯弼改建。

學田 :寶香寺田,二十五畝。

祖江橋田七畝

高凌塘田七畝

接履橋大業塘田三十五畝。

祁陽縣「白水司車田」 三十畝。

范家鋪磨刀橋山背田三十畝。

龍慶里過路塘毛沖田十五畝。

接履橋大葉塘田,十七畝。

黃陽堡田七十畝

寧遠縣毛家洞白表樹腳沙洲田三十畝,原係「江邊水洗沉洲。」

隆慶里雷家町田十五畝。

金剛渡田十五畝

林塘田五畝

《竹皮町》「雷家門前田四畝。」

竹皮町斗嶺腳、水埠頭田六畝。

陳公沖蕭家門前,栗山、下山背田,二十四畝。寶香寺田,又四十八畝。

平頭町田四十一畝

石山腳田六畝

青山觀田六十畝五分六釐八毫。

零陵縣學 在城東南。宋嘉定初,在黃葉渡、愚溪橋,後移置城東。其地嘗產玉芝。元至正庚子燬於兵。洪武三年,知縣馬裕改創城南。弘治庚戌,避水徙之城北。嘉靖乙巳,巡撫姜侑溪相度城東百戶康莊宅,易置創建,前為左、右東西廡,又前為戟門,下為泮池,為櫺星門。廟左為明倫堂,下為二齋,曰興賢,曰育才,為儀門,門外有青雲橋,又前為儒學門,殿右為名宦祠,為鄉賢祠,殿後為啟聖祠,為敬一堂,左為教諭廨,右為訓導廨。明末燬於兵。

皇清順治十四年丁酉,知縣劉方至重建。康熙己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