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1 (1700-1725).djvu/5

此页尚未校对

結,以其地高東向,遂名朝陽,一名流香。巖門高懸斜出,以收江色,元公築茆閣於此。《銘》曰:「蒼蒼半山,如在水上。」 柳柳州詩云:「巖上無心雲相逐。」 此銘與詩,曲盡此巖之神。洞名流香,流香字亦奇。石淙原,原自群玉山伏流出巖腹,色如雪,聲如琴,氣如蘭蕙,冬夏不涸。黃山谷云:「時有白雲出洞,洞門左右石壁形如半環。」 昔人作釣臺嵌半環中,架以木,鑿亂石以枕之。去水只數尺,如浮一筏於水面。路公漢畦作亭於巖上,憑闌縱望,遠出百里外,水清沙白,雲渺山蒼,後有祠,以祀唐、宋謫官。巖之後名青蓮峽,丁公觀峰所名也。峽後石斑駁如花,稜稜如浪,丁公名為「捲潮峰。」 作石亭於中,顏曰「芙蓉競秀。」 曹能始《名勝志》云:巖在縣南三里,下臨瀟江。《舊經》云:唐守獨孤愐、賓必俱有創建。元結次山,以地高而東其門,故以「朝陽」 為名。今所刊記猶在。巖下有澗水自洞中出,流入湘江,亭臺凡十六所,唐、宋名賢題詠皆鑱於石。黃魯直遊朝陽洞,徘徊水濱,久之,有白雲出洞中,散漫洞口,咫尺不相見,乃為詩。陳正誼《記》云:「朝陽亂石插空,巨碣結頂,穿巖下徑,人在急湍危壁之間,可謂幽絕矣。巖以東向得名,止一隅耳。若登巖之上,東環城郭,西帶青蓮峽、捲潮峰諸蹟,南望遠山,如列翠屏。瀟水又從翠屏中百折而來,凡山色水色、洲汀草樹煙嵐,真令登覽者意念皆空。」 上有寓賢祠,祀元黃、蘇、蔡輩,凡十位。

柳巖 ,曹能始《名勝志》云:「巖在愚溪之右,以柳司馬所嘗遊也,久失所在。宋零陵宰王淮搜得之荒谷中,仍為之記。」 蔣本厚《山水記》云:「由柳祠西行里許,荒葦黃茅間,一巖突出,如怒猊然,柳侯所嘗遊也,故名亦因之。巖可容數十人,巖靜而深,石瘦而古。柳侯有字蹟,皆剝落不能辨。」 芝山巖 ,王元弼《名勝記》曰:「即芝山也。上有石,大如屋宇,可坐數人。白而潔,不草無苔蘚,若有雨過,苔痕,洗濯明凈,意甚可怡人也。」

火星巖 ,在群玉山側,太守唐珤更其名曰德星巖,田山玉有記。王元弼《名勝記》曰:「巖在朝陽洞上,眾石森立,時有白雲依之,終日不散。」 澹山巖 ,王淮《記》云:「巖去城二十五里許,山有二門,壁立萬仞,東南角有一石竅,遙矚雲日。昔傳有澹姓者家其下,故名。」 舊經云:「有周正實者,秦始皇時人,遯居於此,凡未來之事,皆能」 先知。始皇三召不起,後尸解焉,易三接。《山水記》云:「澹山巖,唐以前猶未見,是以不入。元柳詩文,至宋黃山谷始題識之。」 今山谷詩與巖爭秀,洞中一石,寬數丈,若煙雲簇簇、珠玉瑟瑟者然。洞外一石,石下構一佛寺,上鐫「覺皇臺」 三字。曹能始《名勝志》曰:「澹巖間有蘭巖,人不知其所,而時聞蘭香。今為亂石所掩,求之不可得。然搜石披草,雲起時,香若馥馥欲來。」 王昭之《神境記》云:「蘭巖山路阻險,絕無人跡,有石如雙白鵲翔集其上。暗巖去澹巖三里,秉炬而入,其中廣袤可容萬人。宋鄒道鄉謫道州經此巖,有老蟒化為靈狐,作人言,語老僧曰:『明日鄒公至,當往迎之』。」 僧如其言而迎之,果鄒公也。鄒有詩。《田山玉記》云:「澹山高峙半天,翠環數里,每有雲氣起其間,竹樹岡巒,蒼白一片,中露巖扉,坦步可入。至東南角上,一竅忽開,天光下注。見巖中怪石纍纍,或橫如几,或立如屏,溜乳如珠,濺霏如玉,寓目皆有異態。元柳好奇而失之,乃顯於宋以後。」

高巖 。蔣本厚《山水記》云:「丹崖南行五里,至高巖,山體純骨而無寸膚,廣袤里許,峻石獰猛畏人。山頂亂石林列,參差起伏,莫可名狀。巖昂如狻猊張吻,寬可容數百人,深不可測。傍有一穴,復通一巖,峭壁懸崖,不可攀視。上有一石,广似澹巖之覺皇臺。復得一小洞,傍又一洞,相連如雙環,篠竹密布,炎日如失夏月。」 王元弼《名勝記》曰:「巖在丹崖南五里,純骨無土,多峻石,列巖頂有舞立狀,樵牧不能至。巖容似狻猊,張吻可容數百人。傍有穴,復通一巖。巖前峭壁懸崖咸峙。天末巖之景。難以筆墨盡之。」

新巖 ,王元弼《名勝記》曰:「在東門三里,外巖孤峙,巖下流泉成湖,四壁皆峭石苔蘚,產花每一朵紅白相間,大如菊,在秋冬有之,惜不香耳。」 新巖之名未詳。黃佳色《記》云:「由袁家渴泝流而上,即新巖。巖臨瀟水,與朝陽相彷彿。然朝陽敞,新巖僻,朝陽光豁百里,新巖幽隱一潭。」

四仙巖 在西南龍慶里。《田山玉記》云:「由梅谿西行四十里,突起一峰,圍可二里許,仄行俯視,約四五十丈。半壁皆石嵌空玲瓏,古木壽藤,莫可名狀。」 下有二潭,一潭澄靜而幽,一潭澎湃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