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5 (1700-1725).djvu/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卷目錄

 南雄府部彙考一

  南雄府建置沿革考

  南雄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南雄府星野考

  南雄府山川考水利附

  南雄府城池考

  南雄府關梁考

  南雄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二十一卷

南雄府部彙考一

南雄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本府

南雄古揚州南境。春秋為百粵。戰國屬楚。秦為曲江縣地,屬南海郡。秦末趙佗據之,稱南粵。漢元鼎五年,以曲江隸桂陽郡。元封五年,置十三郡刺史,復以桂陽屬荊州。《三國鼎分》,魏得荊州,赤壁之敗,遂入於吳。吳黃武十年,置廣州,其地屬廣州。永安六年,分曲江地置始興縣,始興之名自此始。甘露元年,分桂陽、南海二郡地,置始興郡,統曲江、始興等七縣,分置斜階縣屬焉。晉太康七年,以始興郡屬廣州。永康元年,分始興郡置湘州。咸和三年,復以始興郡屬荊州。永和元年春三月,以廣州始興屬義陽郡。宋元嘉二十九年,以始興、臨賀、始安三郡屬廣州。元徽四年,更始興郡為廣興郡。齊革廣興郡,復名始興郡,領縣十,隸廣州。更始興縣名正階。梁天監元年,置衡州於浛光縣地,分廣州之始興等郡隸之。未幾,建東衡州於始興縣,而始興郡屬焉,尋廢東衡州。天監初,廢置不可勝紀,分始興為安遠郡,分正階縣曰始興縣。承聖初,又以始興郡為衡州,尋廢。陳大建二年,復置東衡州。隋改衡州曰淮州。開皇九年,廢始興郡,以其地屬廣東總管府。按《隋書》,「是年省諸郡,於始興郡置廣州總管府,統縣十六,始興在焉。又分始興縣置大庾縣。二十年,移廣東總管府於南海,尋廢大庾縣入始興縣。」 唐武德四年,分廣州之曲江等縣置韶州,始興屬焉。光宅元年,分始興縣置湞昌縣。天寶三年,改韶州為始興郡,尋復。五代南漢乾和四年,分韶之始興、湞昌二縣置雄州,雄州之名始此。宋開寶四年,潘美平嶺南,克雄州,以屬廣南東道,更名南雄,以河北亦有雄州,故加「南」 字別之,南雄之名始此。按河北雄州即今雄縣,宣和中,改郡名曰保昌。元至元十六年,改南雄州為路,隸廣東道宣慰司都元帥府。二十七年冬十二月降南雄州為保昌縣。明洪武元年更南雄路為府,隸廣東布政使司,領保昌、始興二縣。

皇清因之,領二縣如故。

保昌縣。附郭。

本晉始興縣地。唐光宅二年,析東北界置湞縣,屬韶州。偽漢置雄州隸焉。宋宣和間,改保昌郡。後避仁宗廟諱,改「湞昌」 為「保昌」 ,屬南雄州。元屬路。明屬府,為附郭邑編戶四十四里。

始興縣

本縣南野地,屬豫章郡。吳甘露元年,分置斜階縣,屬始興郡。齊曰正階。梁天監七年,更名始興。隋平陳,置大庾縣,又析置廣州總管。開皇末,移州治于南海,仍屬南海郡,省大庾縣入焉。唐屬韶州。南漢改屬雄州。宋屬南雄州。元屬路。明屬府編戶七里。

南雄府疆域考        府志

南雄府疆域圖

南雄府疆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