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5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五忠侯廟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北一里,宋紹定中建。」 五侯,謂周、劉鋹及二鍾,亡其名,俱洪州人。嘉定中,李原竊發,郡守趙善偰禱於祠下,賊遂遁,境賴以安,賜額曰「孚應。」 正統十一年重修。

何公廟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三十里,亡其名,後周時為廣東參軍,往征南海,死於賊,鄉人為立祠。宋熙寧間,贈侍御清海軍使。」

嚴塘廟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北六里,後周時陳將軍討南海賊,戰死,人為立廟。洪武中重建。」 始興縣

社稷壇 在西門外二里。明洪武己酉,知縣張仕國建。

山川壇 在東門外一里。明洪武己酉,知縣張仕國建。

邑厲壇 在北門外二里。明洪武己酉,知縣張仕國建。按《縣志》,在城東五里官山。

唐張文獻公祠 「在舊學講堂東。宋嘉定己卯,知縣趙彥偃建。明正統丁卯,訓導黃綬修。嘉靖甲申,知縣高輔即文獻公書堂遺址,搆祠八楹,置祭田一十八畝。」

宋十大夫祠 在舊學講堂西,與文獻祠同時建。按《丁酉志》稱「十大夫者,許彥博父子同顯,鄧戒、鄧闢兄弟並貴,許牧以八行舉甲科,鄧酢、萬言至祕閣,同時錦旋,閭里盛事,故祠之。」

譚公祠 在舊學址右,以祀宋譚煥。明萬曆壬辰,知縣蔣希禹奉文改建於墨江書院之前、元氣坊之後。今移於社學右、訓導署左。

楊公祠 在儒學右,明萬曆辛卯建,以祀知縣楊大潤。

蕭公祠 在縣治左。明崇禎己卯建,以祀知縣蕭琦。

錢公祠 即舊《嶺南道》基址。

皇清順治戊戌建,以祀知縣錢升。

楊守府祠 在東門外元妙觀門側,以祀守備楊。按崇禎辛未,流寇破城,邑令被執以去,楊領兵血戰,突圍而死,故祠之。

歇馬廟 在縣西三十里。

城隍廟 在縣治東。明洪武庚戌,知縣張仕國建。正統乙丑,典史侯絅修。

關王廟 在城北。先是,知縣胡寅賢祀神於南城,鼓樓尋燬。遷元妙觀,亦如之。萬曆丁丑,知縣楊應隆遷之城北,遂少火災。癸巳,知縣蔣希禹捐俸修葺,廟貌一新焉。

五顯廟 在縣西南。明洪武二年建。正統丙寅,典史侯絅,嘉靖丙申,知縣汪慶舟修。

皇清戊戌,知縣錢升修。凡遇大水,鄰居深數尺,獨此。

廟浮出水上,相傳為古「釣魚臺。」

九姑廟 按《縣志》,在九姑山下。

曹公廟 按《縣志》,在羅所。

麻公廟 按《縣志》,在南塘。

寺觀附

本府。保昌縣附郭。

延祥寺 ,宋大中祥符建,內有浮圖九層,傳異人建,前有三影堂。

曉真寺 在世顯街,唐咸通間建,今為社稷壇。仁壽寺 在城東二里,宋景定間建。

雲封寺 在梅嶺上,唐建。

石橋寺 在太平橋北,今為「明善社學。」

祗霖寺 在楊歷巖

洪山寺 在樂善街

蓮花寺 在修仁一都

花林寺 在石前都

光孝寺 在城東三里,唐武德建,內有三松臺。今為湞江社學。

報本寺 後唐咸通建

梵雲寺 在縣北,宋祥符建。

覺真寺 在「世顯街」 ,宋太平興國建。

西山寺 元泰定建,今為兵備道。

塔院 在水口橋

青蓮庵 僧智一建

《蓮社庵 內有》僧《智一》肉身。

天符宮 宋祥符建

始興縣

崇惠寺 唐建,舊名「龍江。」

上封寺 按《縣志》:「在城南一里,景德四年建,初名觀石寺,元末廢於兵火,洪武三年重建,二十五年改為叢林,即僧會司署事所。」

連城寺 ,按《縣志》,在縣北五里,宋建,元廢。金鰲寺 ,按《縣志》,地名寶峰,距縣四十里。東林寺 ,按《縣志》,在清化下水,距縣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