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5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心門。知州舍,居後堂之北,吏目舍,居堂之西。東西廡以居六曹,各舍五間。儀門外左祠地祇。正門外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

巡檢司 二:曰忠信,在州東六十里;曰長吉,在州南三十五里。

長豐倉 :在州儀門右五間。制院熊捐銀二百兩,虔院潘捐銀一百兩,知州牟捐銀三十兩。共糴穀一千四百石,為備賑之基。

漏澤園 在城南塔山前。

河源縣治 ,明洪武二年與城俱徙,建於壽春寺,縣丞鍾鎰實始經之。隆慶辛未,水患覆沒,知縣林大黼因復古城,背西南桂山,向東北建署,民困未遷。萬曆戊寅,知縣曾守愚改建南向,亦未遷罷去。壬午,水患尤甚,癸未春,知縣湯民仰始入居之。署之制,中為堂,後為後堂,又後為知縣宅,左為主簿宅,堂左為幕廳,東西為六房,前為戒石亭,為儀門,門外左為典史宅,宅之前為獄,右為土地祠,祠後為禮賓館,前為縣門,上為鼓樓。門外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二亭故額各八,此其一。餘赤溪、永順、藍能、忠信、水源、「惠化」 各一,久廢。

察院 即原建東北縣治,知縣曾守愚建。藍口巡檢司 在驛前,明洪武六年建。

忠信巡檢司 在縣北一百里。明洪武四年建。寶江驛 在南門外。明洪武八年,知縣馬仕彪建。十六年,驛丞林衢、永樂十五年驛丞蔡思恭重修。

義合驛 在藍能都。明洪武六年,驛丞陳輔建。永樂十三年,驛丞徐慶安修。

藍口驛 在藍能都。明洪武二年,縣丞鍾鎰建。原設官,今革驛事,巡司攝之。

預備倉 舊四,一在藍口巡檢司,一在長吉巡司,一在聯魁坊,一在忠信巡司。明洪武二年,縣丞鍾鎰建,今併為一,徙際留倉側。

義倉 在縣治右

學倉 在義倉側

社倉 七知府程有守建。

養濟院 在縣北。明洪武八年,知縣馬仕彪建。漏澤園 二:一在老城內,一在南館橋。

和平縣治 在南城內。明正德十四年,提督軍務都御史王守仁奏請立縣,於是龍川縣知縣韓珪、主簿龔瑀始建署。時縣初立,知府甘公亮、同知莫相之勞為多。嘉靖二年,知縣劉琰始至,廓而新之。三十三年,署縣事興寧縣主簿蘇一楠請置吏廨,規制始備。久傾頹殆盡。隆慶六年,知縣陳文彬修,煥然改觀。署之制,中為正堂,後為穿堂,又後為後堂,又後為知縣宅,宅後為後樂亭,又後為靜觀亭。「堂左為幕廳,右為儀仗庫,又右為吏舍,東為主簿宅,宅後為典史宅。堂東西序為六房,前樹戒石亭,前為儀門。門之右為獄,左為土地祠,前為縣門,上為鼓樓,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

嶺東道 在縣治東。明嘉靖十四年,知縣郭惠建。隆慶六年重修。

府館 在縣治北。明嘉靖十四年,知縣郭惠建。浰頭巡檢司 「在下牌,去縣八十里。明正德十六年,浰頭平,提督都御史王守仁奏移於此,以鎮要害。」 至隆慶六年,巡檢雷燮申請知縣陳文彬鼎建。

預備倉 在北城內

義倉 在城中

社倉 二東在彭證,西在惠化,知府程有守建;養濟院 在西門外一里許,明嘉靖二十四年,知縣周隆盛建,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