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5 (1700-1725).djvu/9

此页尚未校对

新橋 按《縣志》,「在縣東五十里,府千戶譚以聰捐貲鼎建。」

接龍橋 按《縣志》,「在縣東大路六十里,府千戶譚以聰鼎建。」

九獅石橋 按《縣志》,在陸源村。

新寨橋 按《通志》,在臥頸里。

斜潭橋

謝家橋 按《通志》,在縣東北三十里,寡婦謝氏建。

縣前渡 按《通志》,「在縣南。」

黃塘渡 按《通志》,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瓔珞渡 按《通志》:在縣東北四十里北岸都,其地沙明水碧,如瓔珞然漁人生計其間,景曰「瓔珞漁舟。」

深渡水渡 按《通志》,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上江口渡 按《通志》,在縣西二十里。

南雄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

南雄府治 在南門內。宋皇祐癸巳,知州蕭渤刱。乾道壬辰,知州王資修。元泰定乙丑,達魯花赤亦馬都丁廣之。至元丙子,總管楊益創後堂,戊寅修譙樓。至元乙丑,通判程宗道修。明永樂甲辰,知府陳賜修。正統丙寅,知府鄭述修。成化丁亥,知府羅俊修。弘治甲寅,知府林符修。正德庚午,知府王啟修。嘉靖丙戌知府伍箕修,壬辰知府丘道隆修,己亥知府鄭朝輔修。其制:中為堂曰「忠愛」 ,後為亭,曰「正心」 ,堂曰「虛明。」 後堂題額屢更,不備載。又後為知府廨,左右為庫,東為儀從庫,今為東廳,西為豐積庫,為架閣庫。堂之前兩序為六房,各十五間。中為戒石亭,又前為儀門,東為吏舍。門外東為土地祠,西為禮賓館,為獄。又前為大門,上為譙樓,東西為榜廊各十,坊三:中曰東、南首郡,東曰承芳,西曰「宣化」 ,東為申明亭,西為旌善亭。

皇清順治庚寅,王師克城,府堂前六房及大門以外。

亭坊俱為兵火焚廢。康熙壬寅,通判常文魁重建譙樓及「申明」 、「旌善」 二亭。

同知廨 在儀門內東。今改「通判廨。」

通判廨 在府廨西,今移同知廨。

推官廨 在儀門內西

經歷司廨 在同知廨後。

照磨所 在儀門外東,今廢。

察院 舊名「總府」 ,在南門外。明天順庚辰,知府姜約即遞運所改創。嘉靖丙戌,知府伍箕修。戊戌,推官侯廷訓建後堂。萬曆丙戌夏,洪水衝圮,知府周保修。

皇清順治庚寅,燬於兵火。己亥,保昌知縣閔《三元》重。

行省 在察院左。明弘治壬子,知府林符創,知府周保修,今廢。

行臺 在察院右。明弘治壬子,知府林符創。萬曆丙戌夏,洪水衝圮,知府周保修。

皇清兵燬,順治丙申,署知府江槱重建。

保昌縣縣治 在府東二里,即古湞昌縣。《嘉定志》:在修覺院西。紹興初,燬於寇,權縣葉熙元遷聞弦坊。紹定初,復燬於寇,縣令趙與泳重建。至元壬辰,縣令王成遷刺史坊東,即今治。元季兵燬,明洪武戊申,知縣方仲容刱。永樂甲午徐子善,宣德徐行,正統宋德,正德王鼎,嘉靖劉嶅、林煜、楊士中,萬曆劉守復、汪一右,各重脩制。中為親民堂,左為幕廳,右為西清堂,後為牧愛堂,又後為知縣廨,少東為縣丞廨,西為主簿廨,今廢為永隆倉。堂之兩翼為庫,前為戒石亭,東西序為六房,為吏舍。儀門內少西為獄門外少東為禮賓館,即土地祠。為大門,為榜廊。

紅梅巡檢司 在梅關下。洪武癸亥刱。後遷火逕。

平田巡檢司 在縣東南一百里。洪武己酉刱。百順巡檢司 在縣北一百里。洪武丁巳刱。預備倉四 ,今廢,以水利廳改造,名「永樂倉。」 知縣閔三元建。東在東廂都,西在小北門外,南在延福一都漿田,北在靈潭一都裏東。俱明正統六年刱,久廢。

東義倉 在縣東二里。嘉靖壬辰,知縣劉嶅即仁壽寺廢地刱廒一十四門。今廢。

養疾院 宋曰「安濟」 ,在孝弟坊舊縣東。慶元間,通判周璲遷社稷壇東二十步許。紹定間,知州張友脩。元廢。明洪武丁巳,知縣康子山刱於土城東門外。成化戊戌,知府江璞修。正德乙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