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7 (1700-1725).djvu/10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卷目錄

 高州府部彙考一

  高州府建置沿革考

  高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高州府星野考

  高州府山川考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五十五卷

高州府部彙考一

高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本府

粵地。秦為南海郡。漢為合浦郡之高涼縣。桓帝置高興郡,靈帝改高涼。吳因之。晉復置高興郡。劉宋因之。梁兼置高州。隋平陳,郡廢州存。煬帝廢州置高涼郡,治高涼縣。唐武德中,復置高州。天寶初,改高涼郡。乾元初,復為州,治電白。五代時,據於漢。宋開寶中,廢潘州,以茂名來屬。景德初,并入竇州。三年,復屬高州。元大德八年,徙治茂名。至正間,改高州路,仍治電白。明改高州府

皇清因之。

茂名縣附附郭。

秦為桂林郡地。漢屬合浦郡高涼縣地。晉始置茂名縣,屬高興郡。隋屬高涼郡。唐屬高州,又屬潘州。南漢改越裳縣,又為茂名縣。宋廢潘州,以縣屬高州并南巴、潘水二縣入焉。景德初,屬竇州,尋改屬高州。元屬高州路。明屬高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八里。

電白縣

秦為南海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平南越,屬合浦郡。桓帝置高興郡。靈帝置高涼郡。三國吳因之,又置高興郡。晉以高興并入高涼。梁置電白郡,兼置高州。隋平陳,罷郡為高涼縣,又省海昌郡入焉。唐徙高州治於此。宋開寶中,以良德、保寧二縣并入。景德初,改屬竇州,尋復置高州,仍治電白。元大德八年,遷郡治於茂名,以舊郡址為電白城,去府東北四十五里。因地有龍湫,遇旱禱之,雷電立應,故名。至正間,改為南州路。明成化四年,為《山寇》,遷入神電衛城。隆慶五年,徙衛治之左。

皇清因之,編戶十四里。

信宜縣

本秦南海郡地。漢屬蒼梧郡。隋屬永熙郡。唐武德間,以本縣建為南扶州,立信義、譚峨二縣屬之。貞觀初,州廢為縣,屬瀧州。八年,改南扶為竇州,領縣四,加特亮、懷德。宋開寶七年,併特亮、譚峨、懷德三縣入焉。太平興國,改「義」 為宜。景德元年,廢高州入竇州。三年,又復。熙寧四年,廢竇州,以信宜屬高州。元屬高州路。明自洪武十四年改高州為府,而信宜屬焉。

皇清因之,編戶七里。

化州

唐、虞為日南。《書》云:「平秩南訛」 ,皆此地也。夏為揚州、百粵地。商、周皆為百粵地。秦屬象郡地。漢屬合浦郡、高梁縣地。三國吳屬高梁郡。晉屬高興郡地。劉宋置羅州。隋改為石龍縣,尋併入高梁。唐初於石龍縣置南巖州《通志》作南石州。貞觀間改為辯州。天寶初,改為陵水郡。乾元初,復為辯州。宋開寶間,改為化州。元置化州路。明洪武八年降為州,以石龍縣省入。九年降為縣。十四年復改為化州,領吳川、石城二縣,總屬高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

吳川縣

秦屬南海郡地。漢屬合浦郡平定縣地。隋始置吳川縣,屬高州府,尋改高州為高涼郡。唐初,屬羅州,後屬招義郡。宋初屬辯州,以招義、零陸、石城三縣餘地省入,又屬化州。元屬化州路。明初,屬化州府,尋隨化州,總屬高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石城縣

本秦南海郡地。在漢屬合浦郡高涼縣地。宋分置羅縣,屬高涼郡。唐初始名石城縣,於縣置羅州,治縣屬焉。天寶初,改為廉江縣。宋省入吳川縣,屬辯州。尋復石城縣,屬化州。元屬化州路。明初屬化州府,後以化州總屬高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