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7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為幕廳,西為耳房,東北甃石為庫堂,後為仕優堂,左為知縣宅,其前為主簿宅,右為縣丞宅,前為典史宅,後列吏舍,西為獄堂,前為露臺,中築甬道,有戒石亭,六曹列于左右。儀門外東為土地祠,為迎賓館。旌善、申明二亭,在大門左右。萬曆十六年,知縣蕭九章立《題名碑》。崇禎二年,知縣張明熙增建後樓。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杜宗鶴建,復官舍。十四年,知縣

楊雍建重修

古耶巡檢司 舊在城東百五十里古耶都,名「古耶寨。」 明洪武四年,巡檢林稀遷於龍池都馮村,建正廳、廊房、鼓樓,後圮。成化七年,巡檢李韜重修。嘉靖三十年,遷於三水縣橫石巡檢司,而以其址為「古耶司」 ,彼此便之。

祿步巡檢司 在城西七十里祿步都下村。舊為祿步寨。明洪武二十年,巡檢朱銘遷於祿步上村水口,建正廳、耳房、鼓樓。成化六年,知府黃瑜重修。舊有橫查巡檢司,在城東七十里橫查都,臨江。「洪武二年建。成化九年,知府黃瑜撤而新之,後圮。嘉靖二十五年,知府胡純重建。崇禎二年,奉文歸併古耶司。」

預備倉 舊六處:一在府署西,即舊東嶽廟地,明成化間知府黃瑜建。一在城外東廂迎恩坊,正統五年知縣黎近建。一在蓮塘都綠村,成化七年知縣孫珍建。一在橫查都茶園岡,「成化七年知縣孫珍建。一在上倉步青玉岡,成化七年知縣孫珍建。一在崧臺書院東,即舊遞運所地,成化九年同知馬襄建,後併在城」 隍廟右,歲久傾圮,左布政王道元、知府陸鏊、通判史延旭改建「常平倉。」

養濟院 在城北門外二里許。明成化六年,知府黃瑜命知縣孫珍為屋二十四間。

惠民藥局 舊在署東朱紫巷之右。明洪武五年,同知善慶建。後圮為民所侵。嘉靖間,知府袁載重建於崧臺驛左。

漏澤園 :在西門外壇側。

外州縣

四會縣治 在城南門,舊方智所據四會尉司地。明洪武元年即其地為縣署,知縣岳鎮創建。中為正廳,旁為幕廳,東西為六房。正廳後左右為廨舍,前為儀門,外為鼓樓。永樂十一年,知縣顏寶重修。內增築架閣庫,外增旌善、申明二亭。又於舍後構軒植竹,名「竹軒。」 正統間,知縣楊渙建譙樓於門之上。先是縣設邑丞,嘉靖三十八年裁減。知縣張文光徙簿衙於丞廳,而以其地增置六房廨舍。隆慶三年,知縣劉順之復置迎賓館於儀門左。萬曆間,廳舍頹圮。三十一年,知縣陳一元易譙樓為高門,改建門外二亭,旌善楹下為陰陽學。申明亭後隙地創羈候所,新前堂,復創後堂,創鑾駕庫於前堂右,顏曰《天威咫尺》。移堂後,左藏於東,隙地為軒、為亭。三十三年,知縣彭名世添造門內外小鼓樓、直宿房。布政分司 舊在南門外。明成化間,知縣陳順遷於縣署之西。正德間,知縣方選重修。今為醫靈廟。

兵備道 「明洪武八年創建。永樂十二年知縣顏寶增修。成化間縣丞黃英、知縣陳順、正德間知縣張思齊、嘉靖間知縣陳自然,萬曆間知縣陳一元,先後修葺。」

府館 舊在廣盈倉後。明成化間,知縣陳順遷於縣署之西。正德間,知縣張思齊重修。嘉靖間,知縣張文光增建。今廢。

廣盈倉 在縣北,東西廒各七。舊軍儲倉,屬後千戶所。明正統十二年,改今名,隸縣。

南津巡檢司 舊在寺山都黃岡村。明洪武十七年,知縣黃敬止請「移馬山都南津水口,去縣六十里,管木棉半鋪。」 萬曆三十二年,知縣彭名世憫其衝疲,益以賀岡、向化、村尾、大砂區地等五鋪。

金溪巡檢司 在隆湖都留步村。明嘉靖間,新立廣寧縣,議徙雙車圃隸焉。今仍屬四會縣,管領留甫、田東、威整、羅源、張田、下觀、小隘、耽塘八鋪。司署久圮,巡檢僦居城中,知縣賀太亨經始修復。崇禎四年,知縣張紹文落成之。

陰陽學 明洪武六年建。萬曆間,知縣陳一元重建。

醫學 在太平橋南,明洪武六年建,今圮。僧曾司 原在城西般若寺,明洪武二十四年歸併龍華寺。

道會司 舊有河泊所,在城東三里,舟官圃都江濱,立為一圖,止辦魚課,今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