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7 (1700-1725).djvu/83

此页尚未校对

高明縣

舊平興縣 ,在縣西五十里黃村都,劉宋置。開寶五年省入高要,遺址尚存,有民居。

舊清泰縣 在縣東二十里清泰都。梁析平興為梁泰縣。隋改清泰,唐復省入平興,遺址今為民居。

白鹿臺 在縣南五里《上倉》步都。相傳趙佗田獵獲白鹿於此,故名。

種學堂 在文儲山下。宋寶慶間,鄉人麥夢協讀書之所。

福直堂 舊習儀之所。嘉靖間,知縣陳坡遷於延壽寺,堂廢。

接官亭 在北門外。嘉靖間,知縣陳富春建,陳鑣改建。

南津亭 :在南門外,知縣徐純建。

「文昌臺 」 「在文昌塔旁。」

北樓 在北門外

文昌塔 在城東一里。萬曆十五年,知府王泮建。

龜峰塔 在都含海口外。萬曆辛丑,副使陳濂建,有侍御區大倫《銘》。

恩平縣

古恩平郡 唐天寶為郡,後改恩州。宋慶曆八年,改南恩州。明天順二年,自陽江縣東二十五步徙此,名雖屢更,郡址尚在。按天順時已改為州,猶稱「郡」 者,蓋通稱也。

古恩平縣 ,《通志》及府縣志皆言在縣東北二十里,今為恩平鋪,俗呼木棉鋪是也。《通志》又言即今恩平縣治,成化十五年以前為恩平堡。又言:「唐徙恩州治於恩平縣左。」 考《舊唐書》,恩州治海安縣,至德改為恩平,則州縣固在一處,但未知在今縣治,在恩平鋪耳。

古《海安縣 》在水東都,即古《恩平縣》。

古新安郡 。《通志》:「縣北一百里靜德都,新興城之舊治也。」 考《晉書》,廢帝太和中,置新安郡,即高涼、合浦二郡地。臨允屬合浦。新興亦臨允所分者,故郡在此。

古清海軍 《府志》:「在縣東北二十里。」 《縣志》:在縣北二十五里,皆水東都潭流水渡旁,東向。唐至德間,置戍兵三千人。宋開寶間廢。今遺址在焉。《縣志》又言:「潭流渡在仕峒都」 ,蓋二都之間也。雲岫營 在縣北八十餘里,副使毛吉遇害處,遺址尚存。

溫泉亭 :知縣毛鳳彩建。

拱北樓 在北門外

「鎮遠」 樓 在蓮塘墟。

文塔 在城東二里文昌閣左,分守嶺西道張茂頤、知縣孫光緒同建。

廣寧縣

舊南綏州 。按《明一統志》:廢南綏州,在府城西六十里,唐初置,領四會、化蒙二縣,貞觀初廢。舊《府志》則書南綏州於四會,而於廣寧又書綏州云:在橄欖都石澗村,劉宋時置。宋熙寧六年廢,併入四會,今為民居。《通志》亦兩書之,而移南綏州於高要,蓋誤執《一統志》「府城西六十里」 之文也。考劉宋所置,乃綏建郡,領縣則首新招,疑治於此,與石澗相近,皆橄欖都也。《舊唐書》:武德五年,於四會縣治北至南綏州廣寧石澗,正在四會縣治之北,而西南與高要壤界。繇府治視之,乃西北隅也,計里不止六十,惟此有差,遂至分而為三,可謂繆以千里矣。

舊新招縣 在橄欖都新招村。劉宋時置,後省,故址尚存。

舊化蒙縣 在太平都東鄉水口。劉宋時置,後廢。遺址尚存。

舊化穆縣 在縣東南五十里大圃都康谷村,後省。故址今為民居。舊《志》有成化縣,謂劉宋時置,唐改為化穆,非也。

舊化注縣 在縣西四十里橄欖都祿水村。化注為縣,見《南齊書》。《宋書》云:綏建領縣七,而闕其一。疑即化注亦劉宋所置也。後省,遺址尚存。舊志有樂成縣,謂劉宋時置,唐改為化注,非也。相堂 在橄欖都黎峒村。宋時鄉人有郭姓者,富而好士,梁克家嘗館其家,後入相,因名館曰相堂,舊址尚存。《明一統志》:「在四會簿尉」 廳之東。得一亭 在圓嶺山九十九坑。《讖》云:「九十九坑還少一,若還得一是名邦。」 知縣羅彥霄建亭其上。

接官亭 在官埠

無敵樓 在福星山巔

都巷塔 在都巷坪。明天啟六年,知縣黃夢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