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8 (1700-1725).djvu/5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廉州府學校考        府志

本府。合浦縣附郭。

廉州府儒學 在城東門內,後移出南門外。元總管程逖移還舊址。元末燬於火,明洪武二年重建。成化八年,僉事林錦重修。十年,知府劉烜始造樂器。嘉靖十七年,知府張岳以舊學後迫城隅,因廟漸敝,改建於南門內《元妙觀制》。中為。

文廟為東西廡、為「戟門」 、為「櫺星門」 ,又前為「泮池」 造

樂器,延樂師,擇子弟俊秀者教之。十八年,知府陳健於學左隙地復建號舍二十間。二十年,署府事廣東市舶提舉王宗濬建牌坊於櫺星門右,扁曰「聖門。」 二十六年,知府胡鼇造兩廡神龕,修殿廡門。三十三年,知府何御修樂器,置書籍,復建祭器、書籍庫於明倫堂後。萬曆三十三年,提學朱燮元按臨議改知府凃巍買基開道東南,於其前建坊,扁曰「斯文在茲。」 道旁植以樹,有碑、有亭。啟聖祠在儒學門內,東中立敬一箴碑,東西立《五箴》碑。名宦祠在敬一亭東。鄉賢祠在敬一亭右。廟後為明倫堂,東西為齋,堂後為教授廨、訓導廨,一在堂右,一在學門外右。東齋之南為門,出循東廡之後為南道,為儒學門。府社學 在府治東。知府胡鼇即還珠驛舊址建店鋪七間,為延師之費。後仍改回「還珠驛。」 今廢。

養正社學 在舊府學西。同知章諍建,今廢。西溪社學 在府城西舊接官亭右。同知章諍建,今廢。

東津社學 在府城東朝天門外。知府何御建,今廢。

北園社學 ,在北街小書院旁,知府何御建。西江社學 ,在府城西永濟橋北,知府何御建。永安社學 ,去府治二百里,在千戶所城內,僉事林錦建。

梁村社學 在永安城西南十里。知府張岳建。今俱廢。

合浦縣儒學 :昔未建學。明洪武八年,合浦裁革。十四年復設。知縣盧文會乃於新城東興文坊立學,以附府學之左。正統、成化、弘治、正德前後繼修。嘉靖十五年,知府張岳改遷於城外南屯,拓地方數十丈,中為:

文廟、左右為兩廡、前為戟門、外為櫺星門。殿後為

「明倫堂,堂後為教諭廨,堂左右為兩齋,左齋北為訓導廨。南為門,門左為三賢祠。出為儀門,門左為敬一亭,為儒學,門前為泮池。」 又開渠水培朝峰,後築土山。十八年,知府陳健復增建號舍二十間。二十六年,知府胡鼇重建櫺星門及東西二樓閣,修廟殿、兩廡及儀門、明倫堂、兩齋、敬一亭、三賢祠。三十四年,知縣胡濟世復加修葺。啟聖祠萬曆二十三年鼎建。明倫堂舊在廟後,萬曆十五年知府黃兆隆改遷於廟之左,即射圃亭廢址。敬一亭在儀門左,嘉靖三十四年知縣胡濟世重建。「興學」 、「育材」 二坊在縣學前。前知府胡鼇建。「文昌」 、「元會」 二閣久廢,萬曆十五年重建。

了齋書院 在府治西宣化坊下。宋陳忠肅公謫居讀書之所,有司即此,為「了齋祠。」 明嘉靖十八年,知府張岳遷祠於合浦縣學,改故址為府前總鋪。

海天書屋 ,在元妙觀後。明嘉靖初,知府韓鸞建,延謫合浦簿陳逅以教廉士。今書屋廢,其地改為府學田,後為知府詹瑩取入。陳逅「記。」 「尚志」 書院 在府學故址。明嘉靖二十四年,知府胡鼇改建。制中為克復堂,大司成鄒守益「記。」 堂後為四勿軒,為尊經閣,為正學祠,東西為號舍,為射圃,有應芝、「夢麟」 二亭,胡鼇「記。」 有環「翠閣,下有湖,湖中有三塢,塢各有亭,堂前為儀門,曰崇正」 ,太宰湛若水記。大門扁曰「尚志」

文會所 在府治西北。明嘉靖三十一年,知府何御建。萬曆二十年,知府郭廷良因文會所久廢,查將學基修建。

和融書院 在永安所城內,知府張岳改舊「珠池公館」 為之。

學田 。明萬曆二十年,知府郭廷良立文會所,捐銀四十五兩,買吳邦信田,每歲收租三十五石。原折銀八兩,後被佃丁吳邦仲弊,減至六兩,後又減至四兩。二十三年,兵憲馬千乘捐銀三十兩買田一處,每歲折租銀六兩。佃丁吳綱弊,減至三兩。崇禎八年,合浦縣學教諭丘清出前弊,斷各佃每年加還租銀,以五錢歸府學,以五錢歸縣學。二十五年,知府林民悅增置學田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