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8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外州縣

欽州儒學 在城內州治之左。宋崇寧三年,建三舍,以其狹隘,徙於州南。紹康五年,知州黃旦改建於州署東南,即今學地。元至正中,毀於寇。明洪武七年,重建。宣德三年,守備都指揮程瑒重建。天順中,復燬於寇。成化五年,僉事林錦讓分司為「明倫堂」 ,堂左貨民居為廟。弘治八年,知州袁莒復遷南門外故址。正德五年知州徐珪,十四年知州李純前後修建,增「名宦」 、「鄉賢」 二祠,歲久傾圮。嘉靖十五年,知州林希元復改城中故址。中為

文廟、為東西兩廡、為戟門、為櫺星門。三十四年、知

州鄧以和捐俸重修。廟後為明倫堂,堂後為學正廨,為訓導廨,為東、西齋。東齋南為儀門、櫺星門,左為儒學門。宰牲所在鄉賢祠右,啟聖公祠并鄉賢、名宦二祠俱重修。萬曆十三年,知州周邦爵遷建城外。二十四年,知州王世守復遷建城中。

中和社學 在東門外

城南社學 在南屯村

發蒙社學 在蒙村

茶山社學 在茶山洪崖村。

水東社學 在州水東村。

騰龍社學 在古城騰龍村。

雷峰社學 在北定烏雷村。

亨雷社學 在那雷村

蘆山社學 在蘆荻村

平江社學 在蛟子村

如洪社學 在洪江左

留峰社學 在板留村

造材社學 在那遠村

凌霄社學 在板霄村

思淳社學 在思蘆村

白峰社學 在管界巡司白雲屋下。

周文社學 在時紅都

思文社學 在貼浪都思於村。以上俱知州林希元建,并「記。」 今俱廢。

靈山縣儒學 「舊在石六場東南,去縣治二里。宋治平二年,遷縣治之東。寶祐四年,攝尹趙崇商復遷石六場故址。元末毀於寇。明洪武四年,重建。三十四年,知縣李善初復遷於縣治東。正統五年,靈山築城。景泰元年,知縣羅宣改還城中千戶所之東,歲久而圮。成化六年,僉事林錦重修。嘉靖十四年,僉事王崇復遷」 於石六場。其制:《中為》:

文廟:東西為兩廡,前為儀門、為櫺星門,廟後為明

倫堂。其「啟聖」 、名宦、鄉賢三祠及教諭、訓導廨,仍在故址。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多弘安擇於西門外闢地起建。

中為廟,為東西兩廡。前為儀門,左列名宦,右列鄉賢,外為櫺星門。康熙六年,邑人勞炫建「啟聖宮」 於殿後,訓導王啟輔、董成,知縣林長存重加增飾。

養正社學 在海北書院之南。明成化七年,僉事林錦遷城內宋泰街,歲久而圮。嘉靖十七年,僉事孫世祐改建。

有造「社學 」 在林公祠後。明正德間,僉事李瑾建,歲久而圮。嘉靖間,僉事孫世祐改建,今俱廢。海北書院 明嘉靖十五年,僉事王崇以舊學地改建,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