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縣 ,在州東南一百三十里,鹽場西南山中。唐置,五代省。
吉陽縣 在州城東,後廢為寧遠縣儒學,今廢。樂羅縣 址在州西一百里,即今樂羅村德化驛,隋後無此縣名。
連珠寨 址在州東一百里鹿迴頭嶺上。宋末土豪陳明甫自號「三把大王」 ,建屋於此。後大軍征討,又作寨固守,名連珠寨。
玳瑁欄 在州治東南五十里官道郎鳳嶺下。海邊有巨石數十丈如屋。宋時臨川里土豪陳明甫作亂,鑿石為欄,養玳瑁。今石椿兩列猶存。懷遠亭 在州東南三里南廂。
相公亭 在州南南山鋪之東。宋丞相丁謂建屋數椽以處之,名曰「相公亭。」
洗兵亭 在州西南二里。宋胡銓與郡人陳迪功靖江遊,偶得勝地,有池數畝,建亭其上,取杜詩「淨洗甲兵」 之義,扁曰「洗兵。」
大洞天亭 宋建,與巖瞻亭、「石板茅亭」 、傑觀閣俱洞天景致。
江亭 在州西一里。元王士熙謫崖時,建「永思亭 。」 明成化初,學正許端惠任滿去,弟子慕之,故建。
「盛德堂 」 在水南村。
逸賢峒 在州西南
懷柔閣 在樂定城
感恩縣
鎮州 址在縣東北七十里。宋大觀初,知桂州王祖道請於黎母山心立,又置倚郭縣,曰鎮州,尋廢。
九龍縣 漢置,在縣東九龍山,元帝時廢。今縣址存。
甘泉驛 在縣南三十里白沙鋪左。明正統間革,基存。
大南驛 在縣北三十里。明正統間,革基存楊廣文壩 ,近古鎮州石城遺址。有馬跡碑,題「楊成軍馬到此。」
《府志》未載古蹟
《瓊山縣志》
演武亭 即名官教場,在縣北鎖鑰門外。明成化年間,副使涂棐以敕書內「飭邊」 二字以名其亭。建於演武場,詞林張元禎撰碑,久湮沒。今郡丞潘廷侯磨刮苔蘚表出之,俗誤稱為「定風碑。」
《澄邁縣志》
伺官亭 在分司東,公館西。今已久廢。
學前塔 為本學文峰,科目間出。明嘉靖甲寅,知縣許應龍偕本學及庶士協建。
西門塔 在裏橋左。元時設以鎮水口。明嘉靖間,知縣唐啟賓重建。萬曆三十三年,地震傾塌。三十七年,知縣周士昌命耆民李時督工重建未竣,三十八年知縣曾拱璧興工落成。雙灘塔 在縣西兩灘之上。元時知縣崔均創築,以鎮灘口為水門巨觀。明正德間鄉人潛掘,久崩塌無存。
那驛塔 在縣南一十五里。元時儻驛都李文英用石創建,以鎮水口。
鍾村前塔 在縣西一十三里。明弘治間,舉人鍾秀建,砌以鎮水口。
龍光塔 在儻驛都官路。明萬曆四十年,李文英族人新建,以鎮水口。
于利塔 在縣東赴郡官路七里。明天啟間寄府學庠生王一默建。
《定安縣志》
《黎婺山壁詩 》在黎婺山嶺頂,高丈餘,大二丈。中間東坡有手書詩一首,近此壁裂開二幅云。「解慍軒 」 在縣治後。明知縣吳定實建。多名儒題詠,年久圮壞。
皇清知縣張文豹重修。
橋頭溪 在李家居。腰來龍過脈,兩岸壘石,天然成一橋頭。明尚書王弘誨作橋於此,為龍梅四景之一,學士大夫多有題詠。
《文昌縣志》
青龍石 在雲莊渡口。天將雨,則激水上衝,有聲如雷。
葫蘆石刻 :在縣西北四十里何恭都道旁。兩壁劃然,中通牛馬。有邢湄丘詩賀令詩。刻石釣鼇磯 紫貝山陰。天妃廟後。明教諭熊若龍名之曰釣魚磯城守石可教重開,更今名。
《臨高縣志》
富羅縣 在城北,今富羅鄉,本隋毗善,唐初更名「富羅」 ,南漢廢。
買愁村 在縣東南二十里。宋胡銓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