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9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河泊所 在州東北十里通化都。明洪武十六年建,久廢。

海南道分司 在州治東。明洪武三年,同知烏肅建為「海南分司。」 二十六年,改為道。成化九年,知州梁桓增修。弘治間,知州李恭重建。

布政分司 在州治東。明正統五年建。成化十年,知州梁桓重修,今廢。

萬南守禦千戶所 舊坐州治,西向南,深三十丈,廣二十丈。有正堂、川堂、後堂各三間,廊房三間,耳房二間,廊東西吏舍各三間。明洪武七年二月,移於衛後。千戶劉才、領軍千名,在本州守禦創建,名為「衛署。」 三年,指揮桑昭奏改名「所署。」 永樂十七年,千戶祝俊重修,尋圮。千戶祝琪繼修,又圮今州西衛所舊署。

皇清初年,改為分防遊擊衙門所署,在州治後街西。

南豐倉 在州治北。明崇禎十四年,知州曾光祖買民屋地創建。

養濟院 在天妃廟側,圮。

陵水縣治 在州南九十里南山千戶所城內。唐始立於陵水峒博吉里村。宋因之。元初遷南山頭。皇慶間,遷龍頭樹海邊,又遷港門。明洪武二年,沿址開建,官全設。三年,署縣事萬寧縣丞湯良弼創建。二年裁,革縣丞、主簿。正統五年,知府程瑩以治燬於海寇,奏遷南山千戶所城外東隅。成化二年,副史唐彬又遷城中之北,南向。弘治十二年,知縣王文淵重修,未備。嘉靖二十四年燬於火,知縣莫汝俊遷於海南道,即今治。知縣潘槐重修。隆慶二年,知縣譚汝讓重修。萬曆十五年,知縣林恆重修。

皇清康熙三年重修,房料尚缺。康熙十一年,知縣高

首標重建

陰陽學 明洪武十七年開,設於舊縣北,今廢。醫學 在舊縣西,今廢。

南豐倉 在縣治西。自明正統五年遷於南山千戶所城,遂併軍儲倉歸本倉以貯,歲撥民屯田糧,支給官吏旗軍公用。設倉大使一員,今裁。預備倉 在縣治南。明成化八年,知縣蔣鑑立。今廢,移縣衙內。

海南道分司 在縣治南。明洪武初,為海南分司。二十六年,改為道。成化十一年重建。

崖州治 ,去府城南一千一百一十里。唐改隋臨振郡為振州,治寧遠縣。元因之。天曆二年,知軍杜亮、元統元年,判官李泌繼修。明洪武二年,判官金德仍舊址開建,官全設。永樂九年,知州徐子玉重建。正統二年,知州蔣豪重修。八年,例革同知。景泰七年,知州王鐸拓基重建。成化九年,知州徐琦、十四年,判官賴宣繼修。正德二年,知州何岡再修儀門大門。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州梅欽重修川堂,東西吏廨。康

熙八年,知州張擢士重修後堂及儀門大門。翹材館 在儀門東。明崇禎庚辰,知州瞿罕建。癸未年,知州丁家進重修。

陰陽學 ,「在州治東」 ,久廢。

醫學 在州治東,久廢。

軍儲會 在州治東,歲貯秋糧,給官吏、旗軍各項公用。設倉大使、副使各一員,近裁。

預備倉 二,一在三亞,一在樂羅,俱明成化八年知州徐琦建,今廢。

臨川場 去州一百里,在臨川村,明洪武二十五年創建。

河泊所 去州五里。明洪武十七年,典史金右安建。

海南道分司 在州治西。明洪武三年,判官金德創為海南分司。二十六年,改為道。天順間,知州王鐸、成化間,知州徐琦繼修。

布政分司 在州治西,舊《寧遠縣》舊址。明正統五年,知州歐進創建,今廢。

感恩縣治 去州城西北三百二十里。自隋立於中和鄉,唐、宋、元迄明初,省屬雖殊,而基址不易。洪武二年,知縣黃忠信創建。十六年,縣丞楊幹重修。二十一年,裁革縣丞、主簿。弘治辛酉,殘於賊。正德十一年,知縣龐麟重建。

陰陽學 ,在縣治北,久廢。

醫學 在縣治南,久廢。

存留倉 在縣治東。明成化八年知縣莫宣建。海南道分司 在縣治東。明洪武三年知縣黃忠信建。成化十年知縣莫宣重建,久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