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0 (1700-1725).djvu/113

此页尚未校对

酋其五六人既病抶臥,獨四五人從金,而留所部打 手百人與金兵百人,皆營於城外。柳城故有狼兵二 千人,足以虞變。公將縛金,先以狼兵三百人護巡按, 三百人護兵備,而以三百人入參將府待事。謀既定, 因酒中戲謂金曰:「癡兒子,汝往時懼誅,又懼貴五逼, 意常不樂。今無事矣,何不痛飲?」金與諸酋皆盡飲至 醉,其夜遣狼兵縛之。黎明,遣人召留於城外,狼兵夾 墀左右立。留與其黨三十人見公,公大言曰:「非留忠 不能成我事。」以銀十兩勞留,取紅紵掛留。留愕然。公 曰:「汝為之而汝不知乎?金,國賊也。非汝與我同心,誘 金至此,吾安得縛之?」留大駭,泣下曰:「留,小主人也。」公 曰:「汝為之,而欲誑眾乎?」公又欲以疑留於其黨也。留 懼不能言,其黨三十人皆股慄。公復曰:「吾且為留奏 功矣。」因見留於巡按,巡按勞賞之如公見兵備,兵備 勞賞之如公。勞城外二百人牛酒,而令留率之還賓 州。遂令留《齎牌》,散遣金眾之在賓州者。曰「所誅止金 一人。」留既惶恐見紿,又虞同行者猜己賣金,相讎見 殺於路中日夜跼蹐為備,奔歸。頃之,遂發病死。金兵 聞金縛,皆散去。公乃以金與其酋之病抶者醉,而縛 者解巡按府而撲殺之,思恩復安。當是時,使公不先 款留,則金必不至,而且攻城殺人。使公在南寧、賓州 縛金,則困獸之鬥,何所不噬?使公聽韋、徐,甘心於金, 則兩客相鬨,而主受其釁。惟公緩之又緩,以漸脫金 於五千人之手,若剝筍然,待其為一夫而後縛之,人 以是益多公之算,而韋、徐諸土酋亦謂公不可測也。 公見督府於梧時,鹽船八十餘阻峽,賊不能前。左江 孫參將千人送之不能。督府以命公。先時公泝峽,峽 中大酋侯公丁嘗謁公,公寄六羊,令公丁牧養。至是 遣人取羊於公丁,公丁奉羊至潯,公命諸鹽船牛酒 犒公丁與其從人,謂公丁護船上峽。公丁身居公舟 尾,命其黨乘小舟護船,囑曰:「吾以身質於沈公護,不 謹,吾碎矣!」公因命班首一人,與公丁從人護船至武 宣未返,時孫參將與左江兵備聞公丁在公舟,欲乘 間捕之,而密言於公。公曰:「此斷不可。人信我而我詐 之,不祥;招而縛之,不武。且獲一人以疑諸彝,將焉用 之?此斷不可。」公居常有所徵召,雖其深谿絕峒,未嘗 不來,雖桀猾宿惡,未嘗輒殺。其可諭者諭之,其不悛 者必遣還巢,而後捕之。故公以此語兩人,兩人猶豫 未決。公乃摘公丁告之故,曰:「可亟歸矣。」公丁大感泣 去。而公所遣班首護鹽船上峽者,亦至,不失升斗。公 以報督府,督府笑曰:「孫參將千人,乃不如沈參將一 班首。」十八年,七山之役,奪兩參將於虎口,功尤奇。公 膽勇機警,善撫士,其私財與所得俸祿賞賜,半以給 諸人為耳目者。其出兵,多齎私財以行,有先登與斬 首者,就陳給賞,不失頃刻,故人爭盡死力。公嘗笑曰: 「人以貲財積賄賂而博官,吾以貲財積首級而博官, 豈為非計哉?」其征陳村時,染危疾,所部皆自戕於神 前以禱。公刀穿手,矛剚股,鉤刺脊,繫鐵鎖拽之,痛毒 諸體皆遍。最後至者一人,無所施,乃箭貫喉為禱。其 得士心如此。蓋余宦游而得當世名將數人:北則馬 永、梁震,西則何卿,南則公、震與卿,余未之識,而識公 與永。永魁瓌長貌,而氣特沉毅,見人頫首下視,寡言 笑。公短而精悍,目炯炯燭人,議論磊落激發,皆所謂 偉男子也。公與余稍談及廣西事,余是以得撰次之。 公戰功尚多,余不盡聞也。公謂余言「當世固多良將, 患在牽掣,齪齪不能展。噫嘻,若公者,猶為未盡其用 哉!」

《答守道留兵防守議》
王守仁

「始觀論議,似亦區畫經久之謀;徐考成功,終亦支吾 目前之計。蓋用兵之法,伐謀為先;處蠻之道,攻心為 上。」今各猺征勦之後,有司即宜誠心撫恤,以安其心。 若不服其心,而徒欲久留湖兵、多調狼卒,憑藉兵力, 以威劫把持,謂為可久之計,則亦末矣!殊不知遠來 客兵,怨憤不肯為用,一也;供饋之需,稍不滿意,求索 「訾詈,將無抵極,二也。僦居民間,騷擾濁亂,忽生讎隙, 三也。困頓日久,資財耗竭,適以自敝,四也。欲借此以 衛民而反為民增一苦;欲借此以防賊而反為吾招 一寇,其可行乎?合行知府程雲鵬,公同指揮周蔭宗 及各縣知縣等官,親至已破賊巢各鄰近良善村寨, 以次加厚撫恤,給以告示,犒以魚鹽」,待以誠信,敷以 德恩,諭以「朝廷所以誅勦各賊者,為其稔惡不悛。若 爾等良善守分村寨,我官府何嘗輕動爾等一草一 木?爾等各宜益堅向善之心,毋為彼所煽惑搖動,從 而為之推選,眾所信服,立為蠻長,以連屬之。若各賊 果能改惡遷善,實心向化,今日來投,今日即待以良 善,決不追既往之惡。」爾等即可以此意傳告開諭之。 我官府亦就實心招安。其來者量給鹽米,為之經紀 生理。亦就為之選立蠻長,使有統率,毋令渙散。一面 清查侵占田土,開立里甲,以息日後之爭。禁約良民, 毋使乘機報復,以激其變。如農夫之植嘉禾以去稂 莠,深耕易耨,芸菑灌溉。專心一事,勤誠無惰,必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