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4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城南關帝廟 萬曆十三年,孝廉李希說剏建於城外舊壽佛寺。

馴象衛關王廟 ,嘉靖三十七年,馴象衛指揮范儒等建於旗纛廟右。時尚未加帝號,故稱「王雷廟 。」 鄉村建祀,旱時於此祈雨。

東嶽廟 在佛壽寺左,今毀。

龍池下廟 舊廟在古缽山頂。士庶禱祈,登跋甚艱。萬曆己亥年,坊民庀材別建於北門城外,因號「下廟。」 凡郡守禱雩、士民祈求或酬報夙愿,皆就廟致享,郡民稱便焉。

下郭真武廟 廟有三:下郭,其首剏者,今謂之「老廟。」 嘉靖四十三年建於下郭民居盡處,以鎮下關水口。萬曆四十五年重修。天啟元年,知州趙廷忠構閣三層,以補巽峰,為州治捍蔽。崇禎改元,鄉官莫與倫一新神像。坊民輪分三會,每年三月三日,建醮崇祀。

上郭天妃廟 妃莆田都巡檢林愿女,五季末生於莆海之湄洲嶼,幼即通悟祕法,神顯海中。元天曆加封,賜廟額。永樂中,使鄭和下西洋,感神靈異,歸言於朝,因得旨修廟。七年加封「弘仁普濟、護國庇民明著」 天妃。喜簪茉莉,每舟危呼救,忽聞花香及見火光,舟便無恙。海洋舟楫,奉事惟謹。萬曆辛卯二月,坊民建廟上郭。郡人祈嗣,多獲顯應。崇禎二年,拓建廟宇,改舊堂為「拜亭」 ,規制加弘。

下郭天妃廟 ,先是商民設會於中渡口,買屋奉事香火,隨因舟楫取便,往來泊湊,咸致虔焉。乃積金購材,兼募民財,於崇禎二年刱建「三官廟 」 ,在城東南隅。嘉靖初,廢為山川壇,而以神像遷下郭青雲橋頭。今橋頭廟圮其地為鋪,居臨江之馬頭。

龍母廟 南門城外,鄉村多建,奉祀者俱不食鯉。

六曹廟 在蒙村大路

鱷水廟 在鱷江旁,今綠藍陂口有小廟,水漲不浸,岸有一穴,傳有鱷魚於此,因以「鱷水」 名廟。伏波廟 一名威武廟,在烏巖山麓。歲春秋二仲月致祭外,上司往來經過,以其廟枕灘險,皆備豬羊入祀。甚有已宰牲而候不至,次日又重備辦。嘉靖三十三年,御史陳定例,每遇各憲經過,許支州庫銀一兩五錢備祭。餘各府州縣、聽其自備

慈感缽山廟 在古缽山頂。自山麓紆盤而上數千丈,下瞰州城,僅如一掌。唐貞觀中,有婦女陳氏居朝京門外,一日買魚歸,有白衣人謂曰:「魚不可食,既市,可擲水中,急上山頂避之。」 陳如其言,回望所居皆陷,即今龍池。陳歿於嶺,屢著靈異,鄉人立廟祀之。水旱疾疫,祈嗣禱應如響。宋紹興間,郡守石公請於朝,賜額曰「慈感。」 紹熙二年,敕封淑惠夫人。嘉定九年,敕加淑惠顯祐夫人,兼籍以田。嘉定辛未,郡守呂公修而大之。洪武末,有司奏定歲凡三祭。正統元年重修,弘治九年,參將毛倫重建。天啟五年重修。

東門真武廟 ,崇禎二年,坊民建於東門城外。每三月三日扮架分道出遊,放炮傳奇,與中觀互相角勝。

五顯廟 正統間,參將范信建於城內。嘉靖間毀,復建於上郭隆興寺。《左傳》稱:「華光原係佛前一盞燈,如來,佛祖教以天、地、人、水、火五通」 ,後得道為神,故名五顯。

三界廟 在下郭三鋪。神馮姓,貴縣東博人。以軍調樵白石山,遇僊聚奕,授僊衣丹藥。歸而靈顯,起疾拯患,世為「鬼僊。」 兩江民多建祠祀之。凡所酬愿,輒有青蛇徵應。

四官廟 在北門外。神三界子,名敕緣。僊衣傳缽,故馮代產異人,列籍鬼僊。外有馮羽、馮谷及都長等,俱為鄉民奉祀。

小廟 在江南,萬曆四十年重建,以祀馮姓都長之神。神三界姪羽之子,一稱五官,娶於橫侯氏。天順中,從沈參戎征撫五山賊,死有顯跡,民因祀之。每四月八日、五月四日、六月六日,鄉村祈穀,率椎牛祀神。南岸民分大小兩班,自十歲至二十餘歲,俱在小廟。每四月八日,計丁斂錢,設會奉祀,擊牛聚飲。歲仍挨舉齒長者數人,推入大廟會,因號廟曰「小」 ,以別於大廟云。

令公廟 在江南。宋時李軫轄有功於民,廣右所在祀之,俗指為「太歲。」 嘉靖間,奉例欲毀,赤蛇群繞屋上,遂留之。又云:夔依憑其間,俗號獨腳虎狼,犯者皆於廟祭禳。每四月八日,南岸少長咸集廟中椎牛,因而劇飲。一名「大廟。」

土地祠 在州儀門左,有司朔朢行禮,春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