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3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托於背後乎?是皆合天下為一堂局,亦大聚大成之 龍也。

蓋南京回龍逆結,山水遶背,乃定格也。北京順結,山 水遶前,亦定格也。前後以遶雖異,其理則一矣。但北 京之東北朵顏地方,東則遼東,東南連朝鮮,左肩右 臂弘厚障蔽大海,與西南、西北山水略相停聚,氣之 厚在此。南京左肩、臂乃江陰通、泰之地,傷干薄,氣不 足也,優劣亦在此乎?

《燕京山川》

燕京依山帶海,有金湯之固。真定以北至於永平,關 口不下百十,而居庸、紫荊山海喜峰、古北、黃花險阨 尤著,故薊州、保定重兵屯焉。自山後諸州棄以與敵, 則居庸之外即宣府為藩鎮。廣平以南,水陸畢會于 臨清,而天津又海運通衢也。其防禦之勢,「山西行都 司當其衝,萬全都司護其背,太寧都司藏其備,薊州 守備斷其徑。萬全都司一衛一所,嵌山西行都之境, 以為瞭遠之兵。大寧都司五衛一所,嵌薊州守備之 境,以為夾持之法。」自秦漢備邊,所急在西北,上谷、北 平為緩。我朝所急在東北,甘肅、寧夏為緩。秦漢急西 北,故秦塞起臨洮,漢武置朔方,緩東北也。神京以遼 東為左臂,宣、大為右臂,古北口、永寧、「居庸為腦後。」遼 東限以山海,宣、大隔之居庸惟大寧淪失,天壽與異 域為鄰,宣府以遼東隔絕,腦後之防蓋甚疏矣。說者 欲規復大寧,此豈可易言哉?養威蓄銳,觀釁俟時可 也。其他如遂城西北之牟山,保州西之柏山,保安之 八角口,定州之北巖,與夫石臼、銀坊、冶山等處,皆臨 制中原之道。然山川「形勢,與京都大是向背,苟屯兵 聚眾,必死以守,未易當也。此外自安順東至任丘二 十里,川塹溝瀆,葦泉縱橫,類天牢。又東北至雄州三 十里,又東至霸州七十里,又東抵海口,營田圩岓,集 水淤濘,地類天陷。又自順安至肅約五十里,葦草叢 茂,地類天羅。凡此皆兵家所忌,遇澇更盛,未易進矣。」 建康、徐淮臨德之間。似當練兵儲將。可備緩急遣發。 無徒藉手于北可也。

《金陵山川》

岷嶓之山,大勢皆自西南而趍東北。朱文公謂:「岷山 之脈,東為衡山者,盡於洞庭之西。其一支南出而東 度大庾嶺者,則包彭蠡之源而北盡乎建康。山之所 趍,水亦至焉。」故建康者,東南之奧區,而山水之都會。 《前志》敘之曰:「鍾山來自建業之東北,而向乎西南。大 江來自建業之西南,而朝於東北。由鍾山而左,自攝」 山、臨沂、雉亭、衡陽諸山以達于東,又東為白山、大城、 雲穴、武岡諸山以達于東南,又南為土山、張山、青龍、 石硊、天印、彭城、鴈門、行堂諸山,以達于南,又南為聚 寶山、戚家山、梓桐山、紫巖、夏侯、天闕諸山,以達于西 南,又西南綿亙至三山而止于大江,此諸葛亮所謂 「龍盤之勢」也。由鍾山而右,近之為覆舟山、為雞籠山, 皆在宮城之後。又北為直瀆山、大壯觀山、四望山以 達于西,北為幕府、盧龍、馬鞍諸山以達于西,是為石 頭城,亦止于江。此亮所謂「虎踞之形」也。其左右群山, 若散而實聚,若斷而實續,世傳秦所鑿斷之處,雖山 不聯,而骨脈在地,隱然相續,猶可見也。石頭在其西, 三山在其西南,兩山「可望,而挹大江之水橫其前,秦 淮自東而來,出兩山之端,而注于江。」此蓋建業之門 戶也。覆舟山之南,聚寶山之北,中為寬平宏衍之區, 包藏王氣,以容眾大,以宅壯麗,此建業之堂奧也。自 臨沂山以至三山,圍繞於其左。自直瀆山以至石頭, 泝江而上,屏蔽於其右,此建業之城郭也。元武湖注 其北,「秦淮水遶其南,青溪縈其東,大江環其西,此又 建業天然之池也。」此論環城數十里之山川耳。其居 秦淮之源,有東廬山、華山,臨丹陽湖之上者,為絳巖 山,最奇特。然為一州之鎮者,又有茅山焉。而岷山中 江徑蕪湖、溧陽以入于荊溪、太湖,則又《禹貢》所謂「三 江既入,震澤底定」者。其他一丘一壑,擅名「紀勝」,咸有 可徵。

《兩浙山川》

「兩浙山川,不可勝數。」余嘗巡歷旁觀,會其大都。維浙 中流,隨山坼土,積岨盤岡,瀦為大澤,環以巨海。維浙 《西山導冢》「自天目西北折于下山,南達于富春,峰巒 起伏,雲矗霄馳,越垂霤踰百丈,萃于餘杭之徑山、錢 塘之龍山,又東北達于金牛,以入于澉浦諸山。」維浙 《東山導冢》自江郎、泉山、浮蓋至于翠光,岑山至于爛 柯;東北折于勳山、九際、臺湖,至于縉雲、大陽,至于金 華;覆釜、大盆,至于東白;勾乘、玉京,至于秦望、會稽;東 過嵊山、天姥,達于天台、華頂;北至四明、大白,東折於 蛟門、虎蹲,峙為海門;西達于括蒼、少微,至于大梁、南 田,至于大羅、天臺,底于鴈蕩,橫為海嶠。維浙源西南 導濲水,合東白、大盆之源,出為婺水,至于蘭溪,東南 導烏傷東白、大盆之陽,東流為浣浦,又西絡于漁浦, 皆北流以入于江。開化、壽昌,導歙西來流入于江。導 新安水,自遂昌達淳安,絕分水,下于桐溪。紫溪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