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3 (1700-1725).djvu/37

此页尚未校对

《洛書甄耀度》

嶓冢山上為狼星。武開山為地門,上為天高星,主囹 圄。荊山為地雌,上為軒轅星。大別為地理,以天合,以 地通。「三危山在鳥鼠之西南,上為天苑星。政山在崑 崙東南,為地乳,上為天糜星。汶山之地為井絡,帝以 會昌,神以建福,上為天井星。桐柏為地穴,鳥鼠同穴, 山之幹也,上為掩畢星。熊耳山,地門也,精上為畢附」 星耳。

《山海經》

《中山經》

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 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蓋其餘小山甚眾,不足記云。 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出水之 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 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樹穀也, 戈矛之所發也,刀鎩之所起也,能者有餘,拙者不足。」 封於泰山,禪於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 是謂「國用。」

《管子》

《地數》

桓公曰:「地數可得聞乎?」管子對曰:「地之東西二萬八 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 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鐵之山三千六百 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樹穀也,戈矛之所發,刀幣之所 起也。能者有餘,拙者不足。封於泰山,禪於梁父。封禪 之王七十二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用。」桓公 曰:「何謂得失之數皆在此。」《管子》對曰:「昔者桀霸有天 下而用不足,湯有七十里之亳而用有餘。天非獨為 湯雨菽粟,而地非獨為湯出財物也。伊尹善通移輕 重,開闔決塞,通於高下疾徐之筴,坐起之費,時也。」黃 帝問於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以為一家,為之有道 乎?」伯高對曰:「請刈其莞而樹之,吾謹逃其蚤牙,則天 下可陶而為一家。」黃帝曰:「此若言,可得聞乎?」伯高對 曰:「上有丹沙者,下有黃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上 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赭者,下有鐵。此山之 見榮者也。苟山之見其榮者,君謹封而祭之。距封十 里而為一壇,是則使乘者下行,行者趨,若犯令者,罪 死不赦,然則與折取」之遠矣。修教十年,而葛盧之山 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是 歲相兼者,諸侯九。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 受而制之,以為雍狐之戟芮戈,是歲相兼者,諸侯十 二。故天下之君,頓戟一怒,伏尸滿野,此見戈之本也。 桓公問於《管子》曰:「請問天財所出,地利所在?」管子對 曰:「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鐵;上有鉛者,其下有銀。一曰 上有鉛者,其下有鉒銀;上有丹沙者,其下有鉒金;上 有慈石者,其下有銅金。此山之見榮者也。苟山之見 榮者,謹封而為禁,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 者,左足入,左足斷;右足入,右足斷。然則其與犯之遠 矣。此天財地利之所在也。」桓公問於《管子》曰:「以天財 地利立功成名於天下者,誰子也?」管子對曰:「文武是 也。」桓公曰:「此若言何謂也?」管子對曰:「夫玉起於牛氏 邊山,金起於汝漢之右洿,珠起於赤野之末光,此皆 距周七千八百里,其涂遠而至難,故先王各用於其 重,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令疾則黃 金重,令徐則黃金輕。先王」權度其號令之徐疾高下, 其中幣而制下,上之用則文武是也。

《史記》

《夏本紀》

《道九山》。

《索隱》曰:「汧,壺口、砥柱,太行西傾,熊耳、嶓冢,內方岐」,是九山也。

《淮南子》

《墬形訓》

土有九山,山有九塞。

何謂九山?會稽、泰山、王屋、首山、太華、岐山、太行、羊腸、 孟門。何謂「九塞?」曰:太汾、澠阨、荊阮、方城、殽阪、井陘、令 庇,句注、居庸。

八紘之外,乃有八極。「自東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蒼門; 東方曰東極之山,曰開明之門;東南方曰波母之山, 曰陽門;南方曰南極之山,曰暑門;西南方曰編駒之 山,曰白門;西方曰西極之山,曰閶闔之門;西北方曰 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門;北方曰北極之山,曰寒門。」凡 八極之雲,是雨天下;八門之風,是節寒暑。

《說文》

《山》

《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

《釋名》

《釋山》

山,產也,產生物也。土山曰「阜」,阜,厚也,言高厚也。「大阜 曰陵」,陵,隆也,體高隆也。

山頂曰「冢」,冢,腫也,言腫起也。山旁曰「陂」,言陂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