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3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山蒙陰縣西南。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蔡傳》。曾氏曰:徐州水以沂名者非一。酈道元謂「水出尼丘山,西北徑魯之雩門,亦謂之沂水;水出太公武陽之冠石山,亦謂之沂水。」而沂水之大,則出於泰山也。又按:徐之水有泗、有汶、有汴、有漷,而獨以淮、沂言者,徐之川莫大於淮,淮乂則自泗而下,凡為川者可知矣。徐之浸莫大於沂,沂乂則自沐而下,凡為浸者可知矣。大全王氏炎曰:「先淮」「後沂」,先大而後小也;「先蒙」「後羽」,先高而後下也,「《淮》《沂》乂」而後蒙羽,可藝事之相因也。

大野《既豬》,東原底平。

《大野》,澤名。《地理志》云:「大野澤在山陽鉅野縣北。」蔡傳按《水經》:「濟水至乘氏縣分為二,南為菏,北為濟。」酈道元謂一水東南流,一水東北流入鉅野澤。則大野為濟之所絕,其所聚也大矣。何承天曰:鉅野廣大,南導洙、泗,北連清、濟,徐之有濟,於是乎見。又鄆州中都西南亦有大野陂,或皆大野之地也。大全王氏炎曰:「大野豬」而後「東原平」,亦事之相因也。

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 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

《地理志》云:「東海下邳縣西有葛嶧山」,即此山也。

「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

「淮夷」是二水之名,淮即四瀆之淮也。夷蓋小水,後來涸竭,不復有其處耳。《地理志》:「泗水出濟陰乘氏縣,東南至臨淮睢陵縣入淮,行千一百一十里也。」蔡傳泗,水名,出魯國卞縣桃墟西北陪尾山,源有泉四,四泉俱導,因以為名。西南過彭城,又東南過下邳入淮。卞縣,今襲慶府泗水縣也。淮夷,淮之夷也。

厥篚《元纖縞》,浮于淮、泗,達于河。淮、海惟揚州,

北據淮,南距海。

彭蠡既豬,陽鳥攸居。

《彭蠡》,澤名。張勃《吳錄》云:「今名洞庭湖。」案:今在九江郡界。蔡傳《彭蠡地志》在豫章郡彭澤縣東,合江西、江東諸水,跨豫章、饒州、南康軍三州之地,所謂鄱陽湖者是也。

三江既入,震澤底定。

《震澤》吳南大湖名。三江韋昭云:「謂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也。」《吳地記》云:「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并松江為三江。」蔡傳「蘇氏謂『岷山之江為中江,嶓冢之江為北江,豫章之江為南江,即《導水》所謂『東為北江』』」,「『東為中江』者。既有中北二江,則豫章之江為南江可知。」今按:此為三江,若可依據。然江漢會於漢陽,合流數百里,至湖口而後與豫章江會,又合流千餘里而後入海,不復可指為三矣。震澤,太湖也。《周職方揚州藪》曰:「具區地志,在」吳縣西南五十里,今蘇州吳縣也。具區之水,多震而難定,故謂之震澤。底定者,言底於定而不震蕩也。大全新安陳氏曰:「三江不勝異說。顏師古以為中江、南江、北江;郭景純以為岷江、浙江、松江;韋昭以為松江、浙江、浦陽江;王介甫以為一江自義興,一江自毘陵,一江自吳縣,皆據所見而言,非禹舊跡也;皆不必取既入入海也。」陳氏大猷曰:「古有九河,後合為一;古有滎澤,後堙為地。安知彭蠡之下,禹平水時有三江,而後」或合為一乎?酈道元謂「東南地卑,萬水所湊,觸地成川,故川舊瀆難以為憑,禹跡之不可考者多矣。」凡捨《經》文而指後世流派之分合、水道之通塞、地名之同異以為說者,以論後世之地理則可,以論禹跡之舊則難也。

「篠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喬,厥土惟塗泥,厥田惟 下下,厥賦《下上上》錯。厥貢惟金三品,瑤、琨、篠、簜、齒、革、 羽、毛惟木。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橘、柚,錫貢。」沿于 江、海,達于淮、泗。

順流而下曰「沿。」

荊及衡陽惟荊州。

北據荊山,南及衡山之陽。大全曾氏曰:「有兩荊山」,此荊州之荊山,非雍州荊、岐既旅之荊山,此荊山其南為荊州,其北為豫州。《漢志》:此荊山在南郡,今襄陽府臨沮縣。衡山在長沙,今潭州湘南縣。

江漢朝宗于海,九江孔殷。

九江,《潯陽地記》云:「一曰烏白江,二曰蚌江,三曰烏江,四曰嘉靡江,五曰畎江,六曰源江,七曰廩江,八曰提江,九曰箘江。」張須元《緣江圖》云:「一曰三里江,二曰五州江,三曰嘉靡江,四曰烏土江,五曰白蚌江,六曰白烏江,七曰箘江,八曰沙提江,九曰廩江。參差隨水長短,或百里,或五十里,始於鄂陵,終於江口,會於桑落」洲。《太康地記》曰:「九江」,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入彭蠡澤也。蔡傳九江即今之洞庭也。《水經》言:「九江在長沙下雋西北。」《楚地記》曰:「巴陵瀟湘之淵,在九江之間。」今岳州巴陵縣,即楚之巴陵。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