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3 (1700-1725).djvu/89

此页尚未校对

按《後漢書郡國志》,遼東屬國,無慮有醫無慮山。 按《唐書地理志》,營州柳城縣有東北鎮醫巫閭山祠。 按《遼史·地理志》,醫巫閭山南去海一百三十里,山形 掩抱六重,顯州在山東南。

按《三才圖會》「醫巫閭山」,攷醫巫閭山在廣寧衛西五 里,舜封十有二山,以此山為幽州之鎮,因是遂為北 鎮。其山掩抱六重,故又名六山。上有桃花洞,其中可 容五六人。又有聖水盆三,其水自懸巖下瀉,雖冬不 冰。又有仙人巖、飛瀑巖,山下有北鎮廟,廟內有呂公 巖,上有北嶽行宮、箕子祠。

按:《全遼志山川攷》:「北鎮醫巫閭山,廣寧城西五里,舜 封作鎮幽州,歲時致祭,今特加隆焉。」

仙人巖在北鎮廟內,東北有「呂洞賓石像。」

飛瀑巖在城西閭山,有水自懸崖下瀉如盆,即《舊志》 稱「聖水盆」,雖冬不涸。

「翠雲屏」在北鎮廟內西北,石高丈餘,廣二尺,厚八尺, 下有南北孔,如磬。

桃花洞在城西閭山中。

石門在閭山之麓。由城西北經平坂,兩山屹立如門。 有溪中出,雲壑窈窕,山巒迴合,有武陵之幽。

覽秀亭在醫巫閭山麓西,金人建。其地高爽,一登見 山河之秀,故名。

聚仙亭在醫巫閭山麓東,元人建,今改為會仙亭。 按《盛京通志山川攷》:「醫巫閭山在廣寧城西十里,高 十餘里,週圍二百四十里。虞舜封十二山,以醫巫閭 為幽州之鎮,故名北鎮。掩抱六重,又名六山。下有北 鎮廟。歷代帝王皆有封爵,明初始尊為北鎮醫巫閭 山之神」,今仍舊,凡遇大典,遣官祭告如儀。廟東北有 仙人巖,孤石峭拔,上鐫呂仙像,又名呂公巖。廟西有 翠雲屏一石,方廣丈餘,下有竇,南北相通。明巡撫張 學顏刻「補天石」三字於上。又有桃花洞飛瀑巖,懸泉 下瀉,雖冬不冰,構觀音閣臨之。其麓屹立,兩石如門, 煙霧出壑縈繞,重巒名勝,莫可殫述。其形勢恢特窅 奧,雄峙遼河之右,與長白山夾護王氣,以壯鴻圖者 也。

龍潭:在城西三十五里醫巫閭山之麓。週圍三丈許, 上有石,如篷覆之。

「玉泉」,在城西醫巫閭山中。

東沙河:在城東門外,源出醫巫閭山三道溝。

南門乾河在城南門外,源出醫巫閭山。「三道溝。」 「大石橋」河在城南一里,源出醫巫閭山。「玉泉寺」 「南沙」河在城南十二里,源出醫巫閭山。

西沙河在城南三十一里,源出醫巫閭山青巖寺。 板橋河在城南七十里。《明一統志》云:「源出醫巫閭山。」 雙峰河在城西南二十里,在二十里鋪之南,源出醫 巫閭山。

泥河:在城西南三十四里,源出醫巫閭山、青巖寺山 澗。

石佛寺河:在城北十三里,源出醫巫閭山。

《祠廟攷》:「北鎮廟在城西,舜封醫巫閭山,以鎮幽州,歷 代因之。」

清安寺,在城西十二里閭山中,今為觀音閣。奇峰雲 插,陰木崖懸,右擁層巒,左觀溟海。勒石舊蹟,多有可 觀。

玉泉寺在城西十五里。

大朝陽寺:在城西十五里。

小朝陽寺在城西十五里。

觀音洞:在城西十五里。

龍潭寺在城西三十五里。

迎水寺在城西三十里。

五峰寺在城西三十里。

將軍拜母靈狗寺在城西三十六里。有將軍拜母石, 象其形也。寺在山上,故名。

琉璃寺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石佛寺在城北十五里。

保安寺: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青巖寺在城西南五十里。峭壁插天,壁中石洞可容 數十人,洞外松樹盤旋,儼如華蓋。洞東一泉,洞西又 一泉,山頂又一泉,有望海觀音閣。閣東大松樹二株, 洞上有「虛無真境」四字。每遇晴明,海洋在目,遼陽千 山,歷歷可數,亦一鉅觀也。障鷹臺即在其上,為西南 第一峰。

雙泉寺在城西十二里,寺南有石洞,寺門內又有一 小石洞,一竇通寺後,洞內一泉極佳。

《古蹟攷》:「望海堂在醫巫閭山,遼東丹人皇王耶律倍 好讀書,購書數萬卷,置之絕頂,築堂曰望海。久廢,遺 址尚存。」

遼顯陵在醫巫閭山。按《遼史》,東丹人皇王葬於醫巫 閭山,陵曰顯陵。後世宗及皇后蕭氏、甄氏亦葬於此。 《明一統志》云:中作影殿,制度宏麗,今舊址俱沒。 遼乾陵在醫巫閭山。按《明一統志》,上有凝神殿,今舊